创新点
通讯作者简介
胡敬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入选国家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008年博士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当选牛津大学拉姆齐研究学者(Ramsay Fellow)。聚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固废资源化、环境仿生催化、环境大数据的研究。主持英国The Ramsay Memorial Fellowships Trus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承担科技部“青年973”项目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48,其中近五年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29篇;单篇最高他引260余次,总他引超过7600次(Jingping Hu (0000-0001-9984-6636) (orcid.org)),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含3项国际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3项。担任国际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副主编、《能源环境保护》青年编委、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90280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170134)
识别上方二维码获取全文
摘要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独特优势,已成为移动电子设备与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源之一。然而,锂离子电池在正常使用和梯次利用报废后,若未能合理处置,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传统闭环回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再生、火法回收和湿法回收,这些方法主要是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回收并再生用于电池工业。同时,关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非闭环高值化的研究也大量涌现。然而,由于相关研究分化程度高、隔离性强,缺乏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传统闭环回收与非闭环高值化研究现状和前景的系统性整理和评价。为弥补该不足,系统论述了废旧磷酸铁锂与三元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闭环回收处理现状,以及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非闭环转化为其他储能装置的电极材料或环境功能材料的潜力,并从产业角度对两种不同回收模式的工艺和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闭环回收与非闭环高值化利用相关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为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理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背景
部分图片
图1 水热法直接再生废旧锂离子电池示意图
图2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典型火法冶金回收工艺
图3 典型的传统湿法冶金回收废LiFePO4工艺流程图
梅延润, 刘龙敏, 陈然, 侯慧杰, 胡敬平, 杨家宽.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J/OL]. 能源环境保护: 1-12[2024-07-01].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