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质生产力赋能 “双碳” 目标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4-09-18



创新点



     “双碳” 目标的提出引发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能源行业的深层次改革,“双碳” 目标要解决的不仅是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他强调要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针对 “双碳” 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现实挑战,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建立健全绿色生态产业链,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赋能 “双碳”目标实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稳定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按二维码下载全文


新质生产力赋能 “双碳” 目标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作者:尚明宇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双碳” 目标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新质生产力从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数字经济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4个方面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赋能。现阶段实现 “双碳” 目标在社会认知、技术水平、政策法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上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 “双碳” 目标高度契合,是 “双碳” 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 “双碳” 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培养绿色低碳新型拔尖人才;②突破降碳减排新兴前沿技术;③健全碳市场碳交易制度;④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双碳” 目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碳市场



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1 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次质的飞跃,是符合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具有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足、产业布局优、跨界融合深等明显优势。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绿色的、创新的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1)新质生产力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为 “双碳”目标凝思聚智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驱动,技术上的创新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政策上的创新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空间。因此,新质生产力强大的创新赋能效应驱使科技与机制双轮驱动,全方位助推“双碳” 目标实现。

     2)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为“双碳”目标强基固本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相辅相成,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集中体现,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优化新兴产业结构、培养新兴技术人才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重大跃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功能,具有独有的特征表现。

     3)新质生产力加快数字经济转型,为“双碳”目标提质增效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诞生的生产力,是推进全球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孕育了大量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重置未来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网络化、平台化、无边界化、 协同化等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产业经济的运行规则与逻辑,为新兴产业带来了的发展机遇。

     4)新质生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 “双碳”目标蓄势赋能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不谋而合,关键都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立足国情和能源消费现状,改进企业工艺流程,为绿色产品创新提供新空间,稳步推动 “双碳” 目标实现,确保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 制约因素

     1)社会认知偏差和知识信息壁垒

     “双碳” 目标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双碳”目标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各社会主体完成“双碳” 目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绿色技术研发升级任务艰巨

     在 “双碳”目标推进过程中,因技术问题而影响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前,全球的碳中和技术整体上还不够成熟,仍有大量技术难点有待攻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双碳”政策法规不完善

     此前没有关于碳市场的专门法律法规,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仍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和文件,立法位阶较低,缺少上位法的指导,执法者和相对人产生法律纠纷时,难以依据法律做出公正的裁决。

     4)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
     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依然是呈现高能耗、高污染等特征。一方面,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现阶段能源消耗仍处于增长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没有完成,依然处于排放的高速增长时期。因此在短时间内,绿色清洁能源很难彻底替代传统石化能源,传统粗放、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实现路径及结语

     1 实现路径

     1)培养新型人才:绿色低碳拔尖人才

     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要素,居于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发展中的关键一环。生产力的进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绿色低碳高水平拔尖人才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前提。

     2)突破新兴技术:降碳减排前沿技术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能源产业振兴的战略指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降碳减排前沿技术突破与革新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中CCUS技术为减碳开辟全新路径、数字技术为减排拓展全新思路。

      3)健全碳市场碳交易制度:公平市场环境
     构建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政策手段。当前,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各企业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t,涵盖了 2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公平公正的碳市场交易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碳泄漏,确保减排公平性,对最终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4)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以数字化助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化发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数字产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及其他新兴基础设施已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柱;以新兴产业布局新能源产业高速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需要发展的重要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持;适应能源结构转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新质生产力对提高工业的发展水平、增强工业的竞争力以及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支撑和引领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育和加强新质生产力,需要将工业,特别是能源行业,置于“主战场”的核心位置,其也是构建以工业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


     

     2 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能源产业振兴的战略指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政策保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等各主体共同努力,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合力下以新质生产力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加持赋能。




作者简介



      尚明宇,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引用来源



尚明宇.新质生产力赋能 “双碳” 目标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7):82-88.

  责任编辑:宫在芹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