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本文从低碳转型视角出发,对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进行量化分析及研究。首先整理了火电上市公司的总体发展现状和低碳转型历程,然后构建了包含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非化石能源装机比例、单位发电量EVA和非火电业务收入占比等4个指标及对应的4个变化率指标的电力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评估火电上市公司2022年的低碳转型绩效,以此分析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水平及其提升能力,最后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促进火电上市公司释放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长按二维码下载全文
低碳转型视角下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评价
作者:吴梓凤1,袁家海1,张浩楠2
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经济管理系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和形成电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以火电装机比例高于30%为阈值,选取2022年的30家火电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火电上市公司的总体发展现状和低碳转型历程,然后从低碳转型的视角构建了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其包含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非化石能源装机比例、单位发电量EVA和非火电业务收入占比等4个基础指标及对应的4个变化率指标。研究发现,中央控股上市公司总体的电力新质生产力水平和电力新质生产力提升能力均优于地方控股上市公司,其中地方控股上市公司凭非火电业务收入占比变化率的优势,缩小了与中央控股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提升能力之间的差距。最后从加速火电转型、调整新能源发展方式及低碳转型路径选择3个方面提出促进火电上市公司释放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评价体系;发电量碳排放;装机比例;变化率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本文构建了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体系,包括年度基础评价子体系和年度变化率评价子体系,分别通过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非化石能源装机比例、单位发电量EVA、非火电收入占比等4项指标和对应的变化率指标,形成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排行榜,结果表明:
1)在年度基础评价排行榜中,中央控股上市公司4项指标均优于地方控股上市公司,表明中央控股上市公司总体的电力新质生产力水平强于地方控股上市公司。以上主要得益于中央控股上市公司的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有助于公司降低碳排放、提高清洁能源的装机比例、提升单位发电量EVA并增加非火电的收入。
2)在年度变化评价排行榜中,中央控股上市公司总体的电力新质生产力提升能力仍强于地方控股上市公司,但中央控股上市公司在非火电收入占比变化率指标上低于地方控股上市公司,使得地方控股上市公司的电力新质生产力提升能力与中央控股上市公司差距缩小。这是因为中央控股上市公司基础规模大、环保和社会责任重,非火电收入占比年度变化率和地方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并不显著。
2 建议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分别从加速火电转型、调整新能源发展方式及低碳转型路径选择3个方面提出促进火电上市公司释放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1)着眼长远,加速火电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燃煤电站,优化升级火电资产,发展大型高效火电,对现有火电机组实施多元化升级改造,使其提供基础保供、灵活调节、应急备用和综合能源生产等多元化电力服务功能,进一步挖掘火电新质生产力。
2)提前布局,调整新能源发展策略。根据新型电力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和转型节奏,探索多能互补商业模式,推进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等各类项目高效开发,实现在清洁供暖、绿色交通、新能源制氢、储能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打造新能源友好发展的新型商业单元。
3)因地制宜,选择火电上市公司转型路径。不同火电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已有的优势进行差异化转型,如多元综合能源、火电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火电改造增效、清洁能源提质增效以及产融结合有效管理等。
部分图表
图1 评价样本公司火电装机占比
图2 评价样本公司2022年装机情况
图3 评价样本公司2021—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
图4 评价样本公司2022年低碳能源装机结构
图5 评价样本公司2022年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及目标完成率
图6 评价样本公司2022年供电煤耗
表1 火电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年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火电上市公司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表3 样本公司2022年度新质生产力基础评价排行榜
表4 样本公司2022年度电力新质生产力基础评分均值
表5 样本公司2022年度新质生产力变化率评价排行榜
表6 样本公司2022年度电力新质生产力变化率评分均值
作者简介
《煤炭经济研究》编委
袁家海
袁家海,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经济研究》期刊编委。连续入选2020-2023年度Scopus中国高被引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和2020年度、2021年度全球前2%科学家(环境领域)。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经专委会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新型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专委会理事。
长期以来致力于能源转型与政策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180余篇,ESI/Scopus前1%论文8篇,NCS子刊论文/评论4篇。Scopus数据库中他引超3700次,H指数32。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教材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北京市和国际合作基金20余项。
通讯作者
张浩楠,男,河北保定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政策、电力转型。
作者简介
吴梓凤 ,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电政策、电力转型。
引用来源
吴梓凤,袁家海,张浩楠.低碳转型视角下火电上市公司电力新质生产力评价[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10):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