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华1,2, 丁相军1,3, 杨聘卿4, 王春源1,2
作者简介
梁庆华,男,博士,教授,主要致力于水文、地质、物探及安全工程研究工作,国家矿山局安全专家,山东省工信厅安全专家、住建厅安全专家、能源局安全专家,《矿业安全与环保》青年编委;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指南》等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纵向科研9项,主持横项项目100余项。
扫码阅读全文
摘要
为研究火烧区富水情况下煤层开采安全问题,需要准确分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运用有限元ANSYS模拟计算,基于第一强度理论,根据上覆岩层抗拉强度值,选择第一主应力值在1.5 MPa时的曲线范围作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范围,并运用井下双端堵漏法进行观测验证,较为准确。研究得出导水裂隙发育强度准则可采用第一强度理论,第一主应力值在1.5 MPa时,导水裂隙带发育曲线范围在50.17~62.13 m,上边界未与火烧区沟通,下边界存在与上覆火烧区沟通现象,即火烧区积水是开采煤层的重大水患;同时在煤层倾斜情况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上边界要大于下边界,因此计算倾斜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时,要考虑煤层倾角的影响。
主要内容
1. 矿井概况
新疆榆树泉矿位于新疆库车县城北东15°方向的阿艾矿区榆树沟的中段,距库车县城的直线距离约55 km,南距阿格乡约25 km,东邻青岛大平滩勘查区。1013工作面位于捷斯德里克向斜西南翼,单斜构造,倾向北,倾角多为9°~13°,一般为10°左右。工作面上部存在火烧区积水,工作面顶板与烧变岩底板的层间距为103.50~120.57 m。为确保采煤安全,需开展导水裂隙带研究工作。
2. 数值模拟
2.1 计算模型
表 1 图像去雾算法对比实验结果
图 1 ANSYS计算模型
2.2 导水裂隙带计算分析
1) 位移变化情况
图 2 ANSYS分析x方向位移云图
图 3 ANSYS分析y方向位移云图
2) 计算分析
图 4 第一主应力云图
图 5 煤层顶板各岩层第一主应力变化情况
图 6 不同第一主应力值时的导水裂隙带发育曲线
3. 井下双端堵漏法测试验证
图 7 双端堵漏注水分段漏失量图
从图 7钻孔深度方向上的漏失量可以看出,0~26 m为无漏失量阶段,主要原因为该段下伏煤层位于放水巷和运输巷之间的保护煤柱范围,属于实体煤,导水裂隙带未影响至该段;在27~44 m段,钻孔漏失量急剧增大,说明钻孔已经接近导水裂隙带马鞍形下边缘,随后漏失量相对稳定且较大,可能与该层段以粗砂岩为主,产生较多裂隙有关;在45~75 m段,漏失量变得不稳定,变化范围在3~4 L/min内,这可能与该层段粗砂岩与中砂岩互层有关;在76~87 m段,漏失量稳定在2.5~3.5 L/min;进入88 m后,漏失量急剧减小,说明钻孔可能已经接近导水裂隙带马鞍形上边缘,到90 m后降为0 L/min,说明到达马鞍形影响范围的上部。因此,依据实测分析,导水裂隙带高度测试基本能够确定为88 m×sin 35°≈50 m。这与数值模拟下边界结果50.17 m相当,说明模拟数据较为准确。
4. 结论
1) 基于ANSYS分析,导水裂隙发育强度准则可采用第一强度理论,只要第一主应力达到岩石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即认为岩层断裂,可较好地解决煤层开采引起的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形态问题。
2) 通过采用有限元ANSYS计算,根据上覆岩层抗拉强度值,选择第一主应力值在1.5 MPa时的曲线范围作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范围。导水裂隙带发育曲线范围在50.17~62.13 m,上边界未与火烧区沟通,下边界存在与上覆火烧区沟通现象,即火烧区积水是开采煤层重大水患。
3) 煤层倾斜情况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上边界要大于下边界,因此计算倾斜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时,要考虑煤层倾角的影响。采用双端堵漏方法来观测倾斜煤层导水裂隙带时,应尽量选择开采煤层上边界进行观测。
梁庆华, 丁相军, 杨聘卿, 王春源. 火烧区富水下倾斜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4, 51(5): 142-146.
LIANG Qinghua, DING Xiangjun, YANG Pinqing, WANG Chunyua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ducted zone in mining inclined coal seams with rich water in burning area[J].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4, 51(5): 142-146.
END
供稿:陈玉涛
审核:熊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