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COx高选择性加氢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2025-01-09






C2—C4烯烃(C2=—C4=)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化工原料,我国C2—C4烯烃需求量逐年攀升,而其生产工艺主要依赖石脑油裂解。将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非石油基碳资源先转化为合成气(CO/H2)再转化为低碳烯烃,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率先开发的 OX-ZEO路线,实现了将COx(包括CO和CO2)直接高选择性转化为C2=—C4=,从而打破了费托合成低碳烯烃选择性难以逾越的ASF分布理论极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对OX-ZEO路线展开了深入研究,但目前仍然存在COx转化率与C2=—C4=产率的制衡关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这是《洁净煤技术》2060碳中和的第28篇文章

欢迎下载、引用






COx高选择性加氢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作者
杨庆伟1,孙哲毅2,邵斌2,胡军2

单位
1.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
2.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引用格式
杨庆伟,孙哲毅,邵斌,等. COx高选择性加氢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 2024, 30 (11): 1-12.
YANG Qingwei, SUN Zheyi, SHAO Bin, et al. Research process in highly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Ox to light olefins[J].  Clean Coal Technology ,2024, 30 (11):1-12.




综述关键点


(1)综述了基于金属氧化物-分子筛((Oxide-Zeolite, OX-ZEO)路线将COx(包括CO和CO2)直接高选择性转化为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双功能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和元素组成以及分子筛酸性和拓扑结构等关键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总结了OX-ZEO路线催化反应机理,探讨了双功能催化剂中氧空位作用和抑制副反应策略对COx加氢反应的调控机制。

(3)针对OX-ZEO面临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之间制衡的挑战,从双功能催化剂设计、双功能活性中心匹配调控和反应机理解析三方面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建议。



综述内容
本文围绕低碳烯烃生产技术,重点针对氧化物-分子筛(OX-ZEO)路线,概述了金属氧化物在 OX−ZEO 中催化 CO 或 CO2 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包括金属氧化物种类和组成、金属氧化物制备方法、分子筛酸性与拓扑结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氧空位的作用及抑制副反应的策略和 OX−ZEO 催化反应机理,分析了 OX−ZEO 催化反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 OX−ZEO 催化剂中金属氧化物的设计以及分子筛的调控进行了展望。

综述结论

(1)双功能催化剂设计是实现COx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的关键。其中金属氧化物主要决定反应的催化活性,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金属氧化物种类和组成、颗粒尺寸、氧空位含量等;而分子筛则因其特定的孔道结构、酸性质、形貌等决定目标产物的分布和选择性。因此,未来亟待开发含丰富氧空位的新型二元或三元金属氧化物,增加表面氧空位密度,促进CO/CO2加氢转化;同时调节分子筛的孔道性质(如孔口尺寸和拓扑结构等)以及合适的酸密度和酸强度,使得金属氧化物表面CO/CO2加氢活化速率与分子筛酸性孔道中C—C偶联速率相匹配,在高空速条件下实现CO/CO2加氢高转化率和高产物选择性。

(2)双功能催化剂中不同的活性中心之间的协同和匹配在催化反应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量氧化物与分子筛双组分之间的距离研究仍然知识在微米尺度或宏观尺度下进行,对于纳米尺度的距离效应关注较少。未来需要发展合适的原位表征手段,研究金属氧化物与分子筛组分间构效关系(尤其金属-分子筛酸性位点的邻近相互作用),以确认反应过程中的真实反应中间体及其随金属氧化物-分子筛距离变化的演变规律以及二者组分之间的物质交换。

(3)OX-ZEO催化反应机理由于复杂反应网络和多种关键物种中间体的存在,目前对于CO/CO₂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路径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未来需要采用同时满足高温高压的高精准尖原位表征技术,获得在真实状态下催化剂表面反应分子吸附-脱附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信息,并结合理论计算,以探明在金属氧化物表面CO/CO₂和H₂的活化机制、中间体的形成及扩散、分子筛上C—C耦合反应以及碳链终止机理,明确关键中间体的形成机制,从而为设计新型高效双功能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重要图表


图1 合成气制烯烃OXZEO路线活性和选择性的权衡[1]

[1] JIAO F, BAI B, LI G, et al. Disentangling the activity-selectivity trade-off in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syngas to light olefins [J]. Science, 2023, 380(6646): 727-730.

图2 基于Fe-ZnGa2O4-2.5/SAPO-34和ZnGa2O4/SAPO-34 CO2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反应机理[2]

[2] SUN Z, GAO Z, MA R, et al. Boosting CO2 hydrogenation to light olefins with low CO selectivity through promoting HCOO* intermediates on Fe-ZnGa2O4/SAPO-34 [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 2024, 358: 124358.

作者简介

杨庆伟

杨庆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高级工程师。获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通讯作者简介

胡军
胡军,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针对化工、建材、钢铁等工业过程高碳排问题,开展碳捕集与化工转化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基金面上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创新国际合作项目,中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欧盟第7框架玛丽居里国际合作项目课题等。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Energy Environ. Sci.,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Appl. Catal. B-Environ. and Energy., AIChE. J. 等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天然裂缝多特征组合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刘建锋1, 何 鑫1, 薛福军1, 代晶晶1, 杨建雄1, 黄浩勇2, 侯正猛31. 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