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1期 | 魏一鸣主编:展望“十五五”能源行业发展新趋势

2025-02-06




导论


     “十四五”以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贸易战”、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保护主义的演变使全球经济发展受阻,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对我国经济、物价水平与供应链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经济始终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出口、消费、工业增加值快速上升,经济体量持续突破百万亿大关。在此期间,能源行业以高效稳定的供应支撑了经济发展用能需求,确保了国家能源安全。

     清洁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6亿kW以上,占新增装机的85%以上,风电光伏总装机14亿kW,其中,全国风电装机约5.2亿kW,光伏装机约8.9亿kW,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水电,太阳能和风能成为我国最大的两种可再生能源;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当前我国的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提前6年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庄严承诺。

     化石能源供给进一步提质。“十四五”以来,全国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超过9亿t;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300处左右,年产12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全国煤炭产运销数据均创新高,初步估计,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t,煤炭进口量5.4亿t。原油生产稳定在2亿t以上;天然气供应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产量突破2400亿m3,同比增长6.2%。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的决胜期。从我国经济来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将转向5%左右的中速平稳增长期,但在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是最好,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五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预计将呈现三个明显趋势。

     一是能源低碳转型趋势明显。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加速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化能源供给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的确定性方向。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降低。初步估计,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59亿tce以上,其中,煤炭48亿t,石油7.2亿t,天然气4200亿m3,非化石占比达19.7%(比2023年提升1.8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双碳”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与世界同步进入低碳能源时代,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预计“十五五”中后期煤炭消费达峰,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煤炭行业或将进入消费零增长的新阶段。

     二是终端用能电气化趋势明显。一方面,相较于油、气、煤等用能设备,终端电气设备总体上具有可控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易于接入数字化平台等特点,终端用能电气化有利于实现协调控制,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交通、建筑、居民生活及农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同时,依托以电为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平台,可以进一步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我国重点行业及领域转型升级。电气化是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消纳利用、实现绿色低碳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关键途径,“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推动各用能领域的电气化发展,未来电力将成为终端第一大能源品种。

     三是能源安全依靠煤炭兜底趋势明显。我国正在加速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然而,当前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尚未突破,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我国需要煤电及煤炭发挥调峰作用。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提供了70%的顶峰能力和近80%的调节能力。煤炭依然是我国重要且可靠的工业“粮食”,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预计“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将进一步快速发展,煤炭兜底能源安全的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突出。

     总体来看,“十五五”时期,能源行业将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国际趋势、加速转型的国内环境,需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强风险研判,把握发展主动权,向构筑新质生产力为主线的新方式转变,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



作者简介





魏一鸣



《煤炭经济研究》主编



     魏一鸣教授是能源环境系统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碳减排与全球气候治理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现任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牵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等奖7项,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曾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024年)和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兼任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2022年当选中国运筹学会会士。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Energy 等4份《自然》子刊发表论文7篇,30余篇论文入选全球高被引论文(ESI),论文累计他引2万余次。自2018年持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3年当选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Member of Acatech)。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之“能源系统”联合召集人(CLA)。




引用来源



     魏一鸣.展望“十五五”能源行业发展新趋势[J].煤炭经济研究,2025,45(1):1.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天然裂缝多特征组合对页岩储层渗流的影响刘建锋1, 何 鑫1, 薛福军1, 代晶晶1, 杨建雄1, 黄浩勇2, 侯正猛31. 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