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本文基于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绿色专利授权总量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为此本文构建碳排放绩效指数,来探索绿色创新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其次本文采用多种检验方法,保证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最后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法,探索在不同碳排放水平的城市,绿色创新对其影响力的差异,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d/file/2025-02-08/4e5855200e428ddc82375d81c6b25598.png)
![](/d/file/2025-02-08/0c3e3794abad22b33b11414f11efff01.png)
![](/d/file/2025-02-08/f6fcc808df2eaad2cd3ff3975048279a.png)
长按二维码下载全文
绿色创新驱动下的碳排放绩效提升
——基于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
作者:方国昌1,2,孟翱翔1
单位:1.南京财经大学 财政与税务学院;2.南京财经大学 应用数学学院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探讨绿色创新驱动下的碳排放绩效提升,基于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绿色专利授权总量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研发支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绩效,验证了绿色创新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通过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包括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揭示了绿色创新通过研发支出和数字经济等变量所产生的间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和中西部、长江经济带地区在绿色专利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的不同。最后,针对不同分位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创新;碳排放绩效;研发支出;计量方法
结论
1)本研究通过对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绿色创新对碳排放绩效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专利授权总量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绩效,验证了绿色创新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该发现强调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2)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研发支出在绿色创新与碳排放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绿色专利的增加显著推动了研发支出的提升,而研发支出又对碳排放绩效产生了正向影响。通过稳健性检验,包括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绿色创新与碳排放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
3)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绿色专利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尽管绿色专利的影响不显著,但仍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未来应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以提升绿色技术的应用效率。长江经济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长江经济带,绿色专利授权总量与碳排放绩效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表明不同区域的经济和技术环境对绿色创新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绿色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动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绿色技术对碳排放绩效的具体影响,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建议
1)基于基础回归结果,绿色专利授权总量对碳排放绩效表现出显著影响,政策制定者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专利的申请和技术创新。
2)各地政府和企业应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是针对绿色技术的专项资金支持。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在绿色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和投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从而实现更好的碳减排效果。
3)应当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基础,因地制宜地制定绿色创新政策。对于东部地区,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化进程;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提高当地企业的绿色技术应用能力。
部分图表
![](/d/file/2025-02-08/82a0fa20a586e7da96109b04aaf25fd9.png)
图1 2012—2022我国绿色专利、碳数据直观图
![](/d/file/2025-02-08/d2878b7127296b778e17ef42768fe07c.png)
图2 不同分位点处回归结果
表1 各指标定义
![](/d/file/2025-02-08/76dbd04bec09d34df610ebbe529cb470.png)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d/file/2025-02-08/4f2caa2a4e2ff4d16b8ffa919aec6bf8.png)
表3 基础回归结果
![](/d/file/2025-02-08/e5887fafb87db5b5d0b2d2308eb57340.png)
表4 数字经济工具变量对碳排放绩效的回归结果
![](/d/file/2025-02-08/bd520fbeb604b305bf8b07a1df38b1d1.png)
表5 第三产业及申请总量的碳减排效应
![](/d/file/2025-02-08/cae0d7155171bd88270c635e717f2b72.png)
表6 第三产业及申请总量的碳绩效促进效应
![](/d/file/2025-02-08/ce475d6fad4f98eb626b7b9a618514b8.png)
表7 更换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
![](/d/file/2025-02-08/904773d5957f265fb972e7084f172907.png)
表8 碳排放绩效的中介结果
![](/d/file/2025-02-08/9196d8e9e911a6b6eab92d2db559cedb.png)
表9 碳排放绩效的长江经济带异质性分析
![](/d/file/2025-02-08/bf28582603293edfaf88a966cc78ef28.png)
表10 碳排放绩效的东中西部异质性分析
![](/d/file/2025-02-08/c2b0e3f63bdd4c0ed848cde14b07bcd0.png)
表11 绿色专利授权总量对不同分位数碳排放绩效城市的影响
![](/d/file/2025-02-08/a53b248236031772a29e86bc63416cff.png)
作者简介
![](/d/file/2025-02-08/5d1b01dc10b6815af88b6d227f19ae86.jpg)
方国昌
《煤炭经济研究》编委
方国昌,工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应用数学学院院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南京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担任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能源环境管理分会委员等。受邀担任国际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333工程”科研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在《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Energy》《Energy Polic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报》《新华日报》及“学习强国”平台等国内外杂志与媒体上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一等奖。
引用来源
方国昌,孟翱翔.绿色创新驱动下的碳排放绩效提升——基于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J].煤炭经济研究,2025,45(1):27-34.
![](/d/file/2025-02-08/19c8af225cefba1e2d34c154640755d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