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创新点
本论文扩展了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以实际气温相对于历史同期平均气温的偏差程度和方向来衡量气温变化的双向波动,并借鉴DEMIRER等的研究模型,构建了由147家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等机构组成中国泛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进而实证检验了全球变暖情景下气候变化对系统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为中国乃至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预警提供了决策依据。



长按二维码下载全文
气候变化与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作者:贾凯威1,杜云晴2
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2.洛阳偃师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产业发展部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气候变化及其后果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其中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金融稳定的影响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实际气温相对历史同期平均气温的偏差测度气候变化,构建由147家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上市公司组成的泛金融系统,并借鉴LASSO-VAR-DY模型测度各泛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实证检验气候变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候变化会加剧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②气温上升和下降对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作用,具体表现为:气温上升对系统性风险的加剧程度要显著大于气温下降对系统性风险的缓释程度;③相对于保险业与新能源行业,银行、证券、房地产和传统能源行业具有更强的气候风险暴露。
关键词:气候变化;泛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LASSO-VAR-DY模型;复杂网络
结论
1)中国泛金融机构在2015年、2017 年、2020年期间的系统性风险存在显著波动,与2015年股灾,2017年金融强监管政策以及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
2)依据泛金融各机构所属行业,除新能源行业外,其余行业既是风险传播者又是承担者,各行业之间联系紧密;泛金融机构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方面,行业集聚效应显著。
3)气候变化与中国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显著正相关,即温差的增加会加剧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气温上升对系统性风险的加剧程度要显著大于气温下降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程度,即气温的上升和下降对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非对称作用。
4)相关部门应将气候变化因素与各行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以防范中国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气候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传统金融市场的泛化趋势,深刻改变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强度、影响范围及传染路径,这对当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建议
1)从投资者角度,增强气候金融意识,稳定投资策略。首先,需要高度重视对投资者预期的管理,遵循行为逻辑,掌握情绪动向,引导投资焦点,培养绿色理念。其次,应加强个人金融知识素养,将气候变化因素考虑在投资策略中,避免跟风盲从,尤其应在市场过热、投资者意见趋于一致时保持冷静,理性投资。最后,需要在提升股票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基础上,引导投资者将气候变化考虑在投资预期内,有助于加强对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管理,维护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2)从监管部门角度,完善气候信息公开体系建设,提升监测能力。监管机构必须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特别是对于银行和证券机构,必须及时掌握气候变化的信息,结合气候变化和系统性风险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气候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并依据气候变化对泛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当前,还需要与国家气象部门合作,有必要对气候信息公开体系进行完善和规范化建设,全方位地监控气候相关变化,并及时更新气候投融资的业务流程,督促泛金融机构规避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种风险。
3)从泛金融体系角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立绿色低碳泛金融体系。在气候投融资过程中,作为泛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传统的金融机构必须深入了解高碳敏感行业,利用泛金融系统将资金的盈余与短缺部分相结合。通过发挥泛金融体系的竞争机制和独特优势,可以实现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吸引气候资本流向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从而为投资者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和高效地使用,从而防范化解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部分图表

图1 2013—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趋势

图2 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整体关联程度的变化趋势

图3 泛金融各行业之间的系统性风险网络

图4 泛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温差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

表3 气温上升和下降为核心解释变量分行业回归结果

表4 稳健性检验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基金项目
2023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类)(2023JH4/10600041);辽宁省2023年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专项重点研究课题(23-A00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双一流”专项资助项目(10242/552305900183)
作者简介

贾凯威
《煤炭经济研究》编委
贾凯威,经济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兼任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决策咨 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煤炭价格研究专家组成员,辽宁省金融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产力研究》特约编委。
近年来,围绕能源金融与气候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与应用发表CSSCI/SSCI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并完成省级在上课题20余项。获辽宁省第七届优秀统计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著作)二等奖一项。
通讯作者
杜云晴,女,河南焦作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
引用来源
贾凯威,杜云晴.气候变化与泛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J].煤炭经济研究,2025,45(2):177-186.

往期浏览

2025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3期
2024年第7期
2024年第2期
2024年第4期
2024年第8期
整理:罗棋鸿(实习)
编辑:薛国春
审核:柳 妮
电话:010-84261852
邮箱:mtjjyj2015@126.com
网站:www.mtjjyj.com
声明:《煤炭经济研究》已刊发此文,享有本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煤炭经济研究》依法保留追究权。
扫码关注 | 煤炭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