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客 您好
  •  | 
  • 注册
  •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特邀综述网络首发|董陇军教授:矿山顶板灾害地声监测预警与防控

2025-04-11

矿山顶板灾害地声监测预警与防控


作者:

董陇军,郝晨良,孙道元,张义涵,闫先航,王加闯,裴重伟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扫一扫

阅读全文







摘要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顶板稳定性问题及失稳灾害风险日益增加,对矿山顶板健康状态的分析、监测预警和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及进展,建立了采矿活动引起的多类多震源全自动识别理论,提出了多中段多采场复杂开采环境中无需预先测速的震源定位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变“噪”为“用”的波速场反演快速成像方法,自主研发了地声智能感知监测传感器、采集仪与数据动态处理系统,开发了协同“数据感知”、“信息处理”、“智能预警”为一体的地声智能感知与微震监测全套技术装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山顶板岩体失稳的多指标联合预警理论与方法,最终构建了基于岩体损伤与围岩体动态响应的分区支护防控方法。研究成果可以提升顶板健康监测与失稳灾害防控的整体效能,对未来深部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1 无需预先测速的震源解析迭代协同定位方法;(a)复杂矿山环境震源监测与P波传播路径(b)无需预先测速定位原理示意图


图2 同震源解析解概率密度函数异常到时快速识别模型(a)识别判据;(b)异常到时识别;(c)定位结果比较


图3 无需预先测速的异常岩体结构自适应定位(a)VFH方法的定位流程;(b)TD和VFH方法定位结果对比


图4 不同特征参数(部分)在不同矿山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a)时间差与频率的概率密度;(b)起始时间概率密度


图5 微震监测系统可识别的不同类型波形信号


图6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微震监测波形识别与分类(a)CNN 图像分类架构(b)识别和分类的过程(c)训练过程和结果


图7 岩体失稳微震震源机制(a)岩体断裂类型对应的震源机制分布范围(b)全波形反演及事件归属于特定灾源的概率


图8 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破裂震源类型分布特征与演化机制(a)矿区历史事件的震源反演结果(b)应力迭代反演结果(c)矩张量反演结果(d)源模型的震源机制和不同噪声水平的合成地震图的示例


图9 不同震源模型在噪音水平下合成数据的反演结果 (a)采矿爆破(b)顶板垮塌(c)断层滑移(d)拉伸破坏


图10 波速场快速成像算法流程图(a)改进的基于快速行进法和最小二乘拟牛顿法的主被动震源三维层析成像方法;(b)结合阻尼最小二乘法和高斯滤波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图11 震奥鼎盛铅锌矿2022年3月30日至4月10日矿山顶板层析成像结果


图12 2023年3月17日至2023年3月27日1018分段VI盘区生产过程与波速场层析成像结果


图13 波速场反演成像量化分析


图14 陕西震奥采场顶板波速场反演成像现场效果检验


图15 甘肃金川充填体顶板波速场反演成像现场效果检验


图16 顶板失稳灾害的多指标联合预警技术(a)前兆参数与指标(b)前兆指标变化与识别


图17 波速场成像与声学参数联合预警


图18 分区支护防控方法(a)近断层采区微震活动及震源矩张量表征(b)岩体破碎区微震动荷载PGV表征(c)考虑岩体质量及动荷载影响的防灾支护策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


董陇军(1984—),甘肃陇西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材料与矿业学会会士、国际声学和振动学会会士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国际合作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应邀担任Elsevier出版社Safety Science,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Springe出版社Journal Safety in Extreme Environments编委;美国声学学会会刊JASA-EL及Shock and Vibration 期刊副主编;Springe出版社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地震学主编;中国工程院主刊 Engineering 青年通讯专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委;作为主要发起人和执行主编创办Journal of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Elsevier);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Elsevier)”与“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

通讯作者简介:


郝晨良(1995—),山西晋中人,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灾害防控、非爆机械连续采矿、岩层控制与巷道支护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发表EI/SCI检索论文8篇,1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

本文引用格式

董陇军,郝晨良,孙道元,.矿山顶板灾害地声监测预警与防控[J/OL].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1-23[2025-04-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638.td.20250331.1751.002.html.
DONG Longjun, HAO Chenliang, SUN Daoyuan et al. Geosound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roof hazards[J].Journal of Mining and Strata Control Engineering, 1-23[2025-04-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638.td.20250331.1751.002.html.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262728

邮箱:jmsce2019@vip.126.com

网址:https://ckyckz.kcyjy.com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EiCompendex收录

● 202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免收版面费、审稿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赵云鹏教授等制备了NiCu/Al2O3催化剂并用于昭通褐煤温和条件下的热溶转化。NiCu/Al2O3中活性组分以NiCu合金的形式存在,且Ni和Cu之间存在相互作...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累计访问量:27671725,今日访问人数:5894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