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地球
物理方法——以二连盆地中东部为例
梁建刚1,2,匡海阳3,4,5,曹占宁3,4,杨为民6
创新点
1.在二连盆地中东部,利用重力、航磁、航放资料,结合二维地震和土壤氡气测量开展砂岩型铀矿勘查。通过综合解析,识别出两大蚀源区,揭示物源边界和铀迁移特征,为成矿背景分析提供依据。二维地震和土壤氡气测量结合,提高含铀砂体定位及矿化异常识别准确性。
2.采用多尺度地球物理方法融合,在马尼特坳陷南部圈定长约20 km、宽13 km的新铀成矿带,经钻探验证,确认技术体系在隐伏铀矿定位中的有效性。
3.基于二连盆地“铀−煤−油”共生特点,提出“煤铀兼探”中煤层尖灭带外侧铀成矿规律,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技术体系,为含煤盆地铀矿勘查提供可复制模式,对类似地质条件铀矿勘查具示范意义。
文章主要内容
1 地质背景
1.1区域地质矿产
1.2铀矿与煤层的关系
1.2.1成矿过程
1.2.2找矿线索
2 结果分析
2.1 区域物探方法
2.1.1 区域重力划定构造格架
2.1.2 航磁资料识别盆地周缘主要岩体
2.1.3 航放资料识别含铀岩体分布
2.2 地面物探
2.2.1 二维地震准确定位盆地含铀砂岩分布
2.2.2 氡气测量准确示踪含铀砂体的赋存状态
3 结 论
主要附图
上下滑动
长按 识别二维码 获取全文
第一作者简介
引用格式
往期回顾
编辑:金 茂
供稿:吴敏杰
一校:吴敏杰
二审:范章群
三审:晋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