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客 您好
  •  | 
  • 注册
  •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梁建刚 正高级工程师: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以二连盆地中东部为例

2025-04-11






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地球

物理方法——以二连盆地中东部为例

梁建刚1,2,匡海阳3,4,5,曹占宁3,4,杨为民6

作者单位: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90;2. 华北克拉通北缘金矿勘查技术创新基地,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3;3.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天津 300170;4. 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地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70;5.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6.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山西 运城 044004)


创新点

1.在二连盆地中东部,利用重力、航磁、航放资料,结合二维地震和土壤氡气测量开展砂岩型铀矿勘查。通过综合解析,识别出两大蚀源区,揭示物源边界和铀迁移特征,为成矿背景分析提供依据。二维地震和土壤氡气测量结合,提高含铀砂体定位及矿化异常识别准确性。

2.采用多尺度地球物理方法融合,在马尼特坳陷南部圈定长约20 km、宽13 km的新铀成矿带,经钻探验证,确认技术体系在隐伏铀矿定位中的有效性。

3.基于二连盆地“铀−煤−油”共生特点,提出“煤铀兼探”中煤层尖灭带外侧铀成矿规律,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技术体系,为含煤盆地铀矿勘查提供可复制模式,对类似地质条件铀矿勘查具示范意义。


文章主要内容


1 地质背景

1.1区域地质矿产

1.2铀矿与煤层的关系

  1.2.1成矿过程

  1.2.2找矿线索

2 结果分析

2.1 区域物探方法

  2.1.1 区域重力划定构造格架

  2.1.2 航磁资料识别盆地周缘主要岩体

  2.1.3 航放资料识别含铀岩体分布

2.2 地面物探

  2.2.1 二维地震准确定位盆地含铀砂岩分布

  2.2.2 氡气测量准确示踪含铀砂体的赋存状态

3 结 论


主要附图




图  3   苏尼特左旗地区能谱总道、铀、钍、钾含量等值线

(a、总道;b、铀;c、钍;d、钾)

图  5   苏尼特左旗N17线二维地震时间剖面

图  6   苏尼特左旗N17线地震地面氡气综合剖面


图  7   苏尼特左旗典型连井剖面

上下滑动


长按 识别二维码 获取全文


第一作者简介


梁建刚,男,1980年8月,山西省洪洞县人,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学历。200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地质调查项目6项,主要从事航磁异常查证、地下水勘查、砂岩型铀矿勘查,2011年获“国土资源部北方四省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称号。以第一作者在《煤田地质与勘探》《地质通报》《中国地质》《物探与化探》等期刊发表科技论文8篇。

引用格式




梁建刚,匡海阳,曹占宁,等. 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以二连盆地中东部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5,53(3):208−219.

doi: 10.12363/issn.1001-1986.24.08.0555

往期回顾


编辑:金   茂

供稿:吴敏杰

一校:吴敏杰

二审:范章群

三审:晋香兰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累计访问量:27684652,今日访问人数:1882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