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参加了科技期刊地区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会上有同行提出,现在由于科研导向的原因,好稿子都投到英文期刊,去争SCI、Q1、Q2,甚至ESI高被引了,导致中文期刊的稿源持续萎缩,办刊越来越艰难。这几乎是所有中文科技期刊的困扰,我认为,这种困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持续。
目前,英文在可见的时间内还将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语言,英语系国家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工业技术领域都占据着领先地位。虽然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差距仍然是有的,相信大家也都不会否认。所以,英语的传播效果也会强于中文。中国学者选择英文期刊也就很正常了。当然,很多科研机构的学术政策和科研导向也对中国学者选择英文期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根本原因还是英语的强势和英语系国家的强大。这些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依托于国家的发展与强盛。说到这,似乎和我们期刊编辑越来越远了,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只有傻等着了?当然不是!我们要做的多着呢!
首先,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出版动态和期刊发展潮流,我们可以不是最好的,但要知道谁做的最好;我们可以不是最好的,但要知道最好的是怎么做的;我们和国外同行可以有差距,但要知道差距是如何形成的,最好还能知道哪些差距是编辑范围内可弥补的,哪些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期刊“专家”。
其次,时刻关注国家最大战略需求,并作出自己的贡献。例如,这次会议提到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创立的“一带一路”专题研究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再有,任延刚老师“科技期刊与智库研究”的专题报告,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发。
最后,正视中文期刊的定位。虽然中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暂时还无法与英文期刊相比,但中国毕竟有14亿人,科研人员加上高校师生可能也有上千万,这个规模其实并不小,只要我们中文期刊甘当人梯,为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我相信中文期刊会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