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非英语(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ESL) 的作者可能在语言方面更为精确,正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Mary Boylan
1 英语作为科技领域的国际语言
英语是当前科技领域的国际语言,但这绝不意味着所有的科技论文都必须用英语来撰写。具有地域性或国家性意义的科研成果,最好是以最可能对该成果感兴趣的读者所熟知的语言来撰写。但是,如果某科研成果有必要让世界各地的科技同行获知,那么就应该用英语来撰写这篇科技论文。
不管是在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对很大一部分科技人员而言,英语只是第二(甚至是第三、第四或第五) 语言。所以这些科技人员不仅面临通常的写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挑战,还面临着如何使用英语(外语)来写作的挑战,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期刊编辑进行沟通的挑战。尽管有众多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本章还是为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给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2 内容、结构和清楚程度
好的英语期刊的编辑都希望能出版世界上最好的科技论文,也希望发表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的论文。因此,大多数编辑都愿意为发表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花费额外精力( Iverson ,2002) 。比如,编辑有时会对审稿人的意见给出补充,为投稿的作者给出详尽的指导建议,编辑有时还会安排人员对内容上乘但英语表达有欠缺的投稿进行特别修改。
因此,不管是对母语非英语还是母语是英语的科技人员而言,期刊编辑都是盟友。不要因为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就不敢与期刊编辑打交道。只要所做的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并具有广泛意义,好的英语期刊的编辑就愿意发表阐述该科研工作的论文。当然,在撰写科技论文的时候也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作者应该做的分内工作就是给出研究成果突出、结构合理和内容清楚的投稿。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经常担心自己的英语太差。事实上,有些科技人员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润色论文中的英语上面,却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尽管欲投稿期刊的编辑希望看到用流利的英语写好的投稿,但是作者不应该过分强调写作风格上的细枝末节。如果投稿反映的科研工作成果突出、结构合理、内容清楚,编辑就有可能录用该投稿,并对投稿中的英语语法或英语表达方面的错误做必要修改。但是,如果投稿遗漏了重要的内容,或者投稿结构混乱,投稿中的字句意思不清,那么编辑或作者就要做大量的修改工作以使投稿得以录用。如果该期刊缺乏必要的资源来帮助修改投稿,那么就根本无法录用该投稿。即使期刊具备帮助修改投稿的各种资源,投稿也要被延误很久才可能发表。
如果投稿中有一些意思不清楚的地方,或者编辑不能确信对投稿所做的修改是否保持了作者的本意,编辑就会向作者问询。
过去,编辑与作者都是通过信件来问询和回答的,所以对来自国外的投稿,这些问询和回答会严重耽搁投稿的发表进度。现在,电子邮件和传真已经极为普遍,不管作者身在何处,都能很快收到期刊编辑的问询并很快做出回答。如果投稿已被录用,应该经常检查是否有来自投稿期刊的电子邮件或传真,一旦有,就应该尽快做出回复。如果不明白所收到的问询信中的问题,务必同编辑落实清楚。另外,不要因为英语是某位编辑的每语,就认为这位编辑总是正确的,有时也可能是编辑误解了作者的意思。作者自己有责任确保发表出来的论文正确无误。
3 需要考虑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体现在人际沟通的各个方面。意识到这些差异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
当母语非英语的作者写好科技论文并投稿到某家期刊时,编辑有时会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投稿内容的详细程度不令人满意。比如,有些国家的作者的投稿,在描述论文中的材料与方法部分时,不能达到期刊所要求的详细程度。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日常会活和正式沟通时给出的信息详细程度深浅不一。最好是先留意欲投稿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所提供的细节类型和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再来撰写科技论文。
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沟通交流时的直接程度有所不同。在有些国家,人们说话并不直截了当,所以这些国家的作者在提及主要观点前会描述其他相关问题。但是,西方文化和优秀的国际期刊采用的都是直截了当的描述方式,即先在文中给出主要观点,再提供相关的细节材料。在这些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都有会有一种普遍的写作方式,即每一段有个陈述该段主要观点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都在段首,段落中的其他句子都用于支撑中心句陈述的主要观点或围绕中心句提供相关材料。在为国际性的英语期刊撰稿前,要先看看该期刊要求的论文结构,再使用这种结构来组织论文内容。
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在有些国家,人们非常看重速度和效率;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人们习惯了慢悠悠的办事节奏。
知名的国际期刊都看重速度和效率,因此,作者应该尽快回复期刊的问询,也应该赶在各种截止日期之前达到期刊的各项要求。如果不能在期刊给出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应该尽早通知期刊编辑,以便编辑另做安排。
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对逐字逐句使用他人文章中的材料的态度。国际性的英语期刊都要求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且要求清楚注明哪些字句摘抄自别处。因此,在撰写科技论文时,虽然作者可以参考已有文献并从中选用字词或短语,但是不能整段照搬他人原文;除非将他人的原文放在双引号之间或者用缩进的方式引用,并清楚注明所引用他人原文的出处。如果大量照搬他人原文而不注明原文出处,那么就是在剽窃。
本书第 5 章给出了避免蒙上剽窃恶名的方法:要清楚注明自己所引用或所下载材料的出处。如果不小心在论文中引用了他人工作而未注明出处,投稿的审稿人或者期刊编辑可能会注意到投稿中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他们甚至会向作者去信核实文章中某些字句是不是作者本人原创的。如果引用的他人工作,碰巧是该投稿的审稿人所做的工作,那么作者无疑把自己放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4 一些常见的语言问题
撰写科技论文时,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面临更多的语言问题,特别是有关动词时态、介词和冠词的用法。只要认真一点,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还是可以避免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只要投稿意思清楚,编辑还是很容易能帮助作者改正投稿里残留的英语语言上的错误。
动词的时态在不同语言中的规则大不相同,所以对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来说,正确使用动词时态是个不小的挑战。科技论文的材料与方法部分应该全部或绝大部分采用过去时态,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则需要用到几种不同的时态。比如,如果陈述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则该使用现在时态;如果是总结该论文所陈述研究工作的内容,则应该使用过去时态。除了要遵守本书所给出的一般性的规则之外,还应留意欲投稿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的动词语态情况。
要确定使用哪个介词,这不光对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来说是个难题,即使对母语是英语的人士来说也绝非易事。熟知本领域常用的介词短语非常有用,还可以参考指导母语非英语人士的写作书籍或网站。
同样,要正确使用冠词("a"、"an"和"the")也颇具难度,特别是对那些母语中没有冠词的科技人员而言。参考指导母语非英语人士的写作书籍或网站会很有帮助,也可以参考已发表的论文。诸如 Scientific English ( Day,1995) 等图书也指出了英语写作时应该注意的各方面问题。
母语非英语的人士经常不知道如何在英语正文中正确设立字距,比如,忘了在前一句的句号后空一格再开始新的一句话,或是在左括弧与括弧巾的首字母之间留一空格,或是在参考文献部分留了太多的空格。如果这方面不熟练,那么应该在寄出投稿前仔细检查投稿中的字距。
5 英语写作的更多策略
一位美国教师在国外讲授科技写作课程的时候,发现有位外国科技人员的论文读起来就像出自母语是英语人士之笔。当他表扬这位科技人员的时候,这位科技人员和盘托出自己的写作策略:仔细阅读自己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国际性英语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细心体会论文中每一部分(引言,材料与方法等)的写法,列出这些论文中常用的字词和短语,自己撰写论文的时候就参考这个常用字词和短语列表。这个策略对所有母语非英语的写作人员都很有帮助。
遣词造句尽量简单。不要试图卖弄自己为应付 TOEFL 考试而学到的又长又难的字词,不要试图炫耀自己用英语撰写长句和复杂句的本领,也不要试图展示自己如何使用被动语态的本领。要知道,科技论文的目的是进行科技交流,而非向读者卖弄英语水平。论文的许多读者都是母语非英语的人士,他们懂得的英语可能没有作者那么多,同时,用简单明了的英语撰写出来的论文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即便对母语是英语的人士(包括编辑和审稿人)而言亦是如此。
有机会的话,投稿前请英语非常好的朋友,最好是懂得科技英语写作和编辑的朋友,帮助检查投稿(事实上,如果投稿所陈述的科研工作极好,但投稿的英语表达极差,期刊编辑还是可能将投稿退回,建议作者请精通英语的人士修改稿件后再重新投稿) 。对稿件的英语表达做修改的这位朋友最好对作者的研究领域也比较熟悉,否则,即使帮助改正了稿件中的谱法或拼写错误,还是可能察觉不了稿件里在科学表达上的一些错误,甚至可能会无意引入一些新的错误(比如,一位编辑总是把专业词汇"contracture"改成"contraction")。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可以考虑请自己所在研究所或其他研究所里擅长撰写英语科技论文的同事,或是研究所里的专职编辑,或是讲授科技写作课程的老师帮助审稿。有些国家有专职的英语科技写作服务。还可以通过科学编辑委员会(www.CouncilScienceEditor.org) 、欧洲科学编辑协会( www.ease.org.uk)和生命科学编辑委员会( www.bels.org)等组织来找到合适的人员带助做投稿前的审稿。
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不要害怕撰写英语科技论文。如果技稿被某一国际期刊录用,完全有理由庆祝两次:一次用母语, 一次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