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弥补了我国在研究细分领域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欠缺
 
  近日,山西焦煤“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标志着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焦煤、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山西焦煤“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是由山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山西焦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企业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本次成立的学术委员会,是该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成果质量而专设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共聘任委员23人,主要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开展学术研究与咨询服务等。
 
  “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将立足于优质炼焦煤资源禀赋,着力深度挖掘炼焦煤资源本质属性及评价体系研究,提升炼焦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有效弥补了我国在该研究细分领域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欠缺,在全行业乃至全国都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继续在“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创造上实现新的突破。
 
  “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持续围绕“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创造,全面加强炼焦煤智慧评价和高效利用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炼焦煤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山西焦煤在全球炼焦煤市场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学术委员会将围绕国家发展、行业趋势、山西所需,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布局、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各方力量,进一步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山西焦煤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
 
  针对下一步工作,山西焦煤将高标准推进实验室建设,做好国家、省级和企业重点攻关任务,提高核心竞争力,以科技促发展,向科技要效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扛起保障国家炼焦煤能源安全的使命和重任,围绕全产业链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加快推进炼焦煤产品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等工作,推动“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密切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广范围、深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协作方式,进一步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发挥好“窗口”作用。(任一哲 廉政)
——弥补了我国在研究细分领域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欠缺
 
  近日,山西焦煤“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标志着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焦煤、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山西焦煤“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是由山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山西焦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企业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本次成立的学术委员会,是该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成果质量而专设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共聘任委员23人,主要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开展学术研究与咨询服务等。
 
  “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将立足于优质炼焦煤资源禀赋,着力深度挖掘炼焦煤资源本质属性及评价体系研究,提升炼焦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有效弥补了我国在该研究细分领域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欠缺,在全行业乃至全国都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继续在“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创造上实现新的突破。
 
  “炼焦煤智慧评价与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持续围绕“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创造,全面加强炼焦煤智慧评价和高效利用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炼焦煤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山西焦煤在全球炼焦煤市场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学术委员会将围绕国家发展、行业趋势、山西所需,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布局、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各方力量,进一步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山西焦煤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
 
  针对下一步工作,山西焦煤将高标准推进实验室建设,做好国家、省级和企业重点攻关任务,提高核心竞争力,以科技促发展,向科技要效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扛起保障国家炼焦煤能源安全的使命和重任,围绕全产业链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加快推进炼焦煤产品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等工作,推动“煤钢焦”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密切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广范围、深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协作方式,进一步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发挥好“窗口”作用。(任一哲 廉政)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矿负碳高效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
  • 2煤矿智能化重要进展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 3电子雷管在小断面隧道、井桩作业中拒爆问题探究
  • 4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 5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原理与关键技术
  • 6岩层控制的全柱状学术思想与实践
  • 7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8论“掘进就是掘模型”的学术思想
  • 9煤矿智能化开采煤岩识别技术综述
  • 10非均厚“弓形”巨厚关键层动静载作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河南能源集团4人入列“河南煤炭大工匠”
  • 343处煤矿,名单公布
  • 4寒风中的矿卡“医生”
  • 5分红增收促振兴 村民欢乐迎新春
  • 6小站做“减法”效率做“加法”
  • 7为春节“打气”
  • 8春节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灾害事故
  • 9顺利投料
  • 10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在7 m大容积顶装焦炉的集成应用与实践

24小时内最火

  • 1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 2刘朝伟
  • 3张继文
  • 4张世良
  • 5安全科学与工程
  • 6T/CNCA 063-2024
  • 7微震电法耦合监测
  • 8孙继平
  • 9远程控制
  • 10新能源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4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6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7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 8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9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10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