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市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煤矿“三化”融合推广和应用,推动煤炭产业与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1月9日,由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主办、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在康巴什区召开。

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成刚致辞

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成刚致辞。他指出,鄂尔多斯市《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已于2023年8月10日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备案通过并发布,于9月9日正式实施。该项标准将为我市露天煤矿智慧监管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支撑,更好地发挥标准作为科技成果“扩散器”“助推器”和产业发展“风向标”的作用。举办此次培训班既是加强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全体参训人员的“回炉”锻造和岗位技术练兵。希望大家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熟悉和掌握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为会后的示范标杆矿山的选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海山致辞

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海山在致辞中表示,近三年来,中国矿业大学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共签订科研项目20余项。鄂尔多斯市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中国矿业大学与鄂尔多斯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围绕煤矿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智慧绿色矿山建设、矿区生态修复等领域。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与鄂尔多斯市的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切实推进有组织科研落地,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助力鄂尔多斯以能源转型带动产业升级,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上行稳致远。

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专家授课的精彩瞬间

本次培训班采取“线下+线下”方式,线下培训与线上授课同时进行。培训班上,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伟、李永辉教授等专家学者依次就数字矿山无人化关键技术、煤炭行业数智化转型、智能化无人化系统落地路径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上级政策和地方标准及评定办法做了详实解读。

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让“标准”体现出引导力、转变成生产力、焕发出生命力,将进一步推动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助力健全全市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提升我市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为构建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建设智能化、矿区生态绿色化”于一体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建设标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广大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在新征程上,将坚持以标准为指引,认清煤炭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找准标准化与自身智能化煤矿建设的切入点、融合点、着力点,把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思考感悟转化为推动实践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积极探索创新,勇于担当作为,以高标准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标准为先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举办《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培训班

鄂尔多斯市市、旗(区)两级能源行管部门负责智能化建设分管领导、全市露天煤矿主要负责人和智能化建设主要负责人等,共230余人参训。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矿负碳高效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
  • 2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原理与关键技术
  • 3煤矿智能化重要进展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 4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 5岩层控制的全柱状学术思想与实践
  • 6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7临空巷道坚硬顶板水力割缝−压裂联合控顶卸压技术
  • 8煤矿智能化开采煤岩识别技术综述
  • 9非均厚“弓形”巨厚关键层动静载作用机制
  • 10采动覆岩卸荷膨胀累积效应的影响因素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河南能源集团4人入列“河南煤炭大工匠”
  • 3寒风中的矿卡“医生”
  • 4小站做“减法”效率做“加法”
  • 5为春节“打气”
  • 6分红增收促振兴 村民欢乐迎新春
  • 7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在7 m大容积顶装焦炉的集成应用与实践
  • 8顺利投料
  • 9春节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灾害事故
  • 1043处煤矿,名单公布

24小时内最火

  • 1T/CNCA 063-2024
  • 2微震电法耦合监测
  • 3孙继平
  • 4远程控制
  • 5新能源
  • 6《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 7倾斜压差计
  • 8岗位标准作业流程
  • 9甲烷 煤矿
  • 10甲烷 遥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5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6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山东科技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 8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9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10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