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次提出了重要要求。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全社会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明了行动路径。
近年来,我国黄河流域广大煤炭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生态治理、清洁生产、水土保持、治污减排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举措,切实走出了一条企业与生态“煤”美与共的发展之路。
黄河支流乌兰木伦河旖旎风光
心系黄河保护,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九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储量一半以上,被称为“能源流域”。
然而如此重要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总是“体弱多病”。“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煤炭企业心系“国之大者”,纷纷响应,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同推进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神东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从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生态产业与生态经济、绿色矿业与循环经济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创建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神东零碳发展示范矿区”等5个典型示范基地。
国能乌海能源公司积极承担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着力解决黄河湖泊底泥利用率低与矿山生态修复基材缺乏等技术难题。项目开展后,底泥资源化利用率达85%,改性后的湖泊底泥保水率可提高1倍以上、植物生长率达90%以上、扬尘发生率降低75%。
贺兰山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贺兰山对黄河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国能宁夏煤业公司先后关停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乌兰、大峰、白芨沟、红梁、石炭井、金能、焦煤等7座矿井,投入近10亿元资金实施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矿区生态补偿修复治理工程,植树造林1.8万亩,种草近万公顷,助力了贺兰山生态恢复。
黄河流域煤炭企业积极投入重大国家战略,既是煤炭人勇担社会责任、“特别能战斗”精神的体现,也是煤炭人对黄河的热爱、“特别能奉献”精神的彰显。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现场
绿色智能开采,走好现代化发展之路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一定程度存在水土流失、地表采矿塌陷、水资源短缺等诸多生态和水文水资源难题。
近年来,黄河流域煤炭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化开采、智能化建设,尽最大努力将采煤对生态扰动降至最低。
大力推行充填开采。长期的采煤活动会出现采空区,如果不进行治理就会导致地表沉陷,进而对黄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煤炭企业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广泛推广充填开采。比如,乌海能源黄白茨煤矿实行连采连充,将矸石废料和水泥浆混合后进行充填,实现了矸石不外排,解决了地表沉陷和环保难题。
大力推行保水开采。黄河上游局部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低,保护好黄河水源尤为重要。多年来,煤炭企业坚持保水开采,即在开采过程中保护好地下的含水层结构,使含水层不受采煤扰动影响,进而保护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供水功能。
大力推行矿井水循环利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支撑了全国12%的人口和17%的耕地,且部分地域存在极度少水缺水现象。为合理利用黄河水,减少对黄河水的消耗,煤炭企业积极推行矿井水循环利用。神东煤炭集团创新三级处理、三类循环、三种利用的废水处理与利用模式,矿井水实现全面达标治理与有效利用。乌海能源公司建立了7个矿井水处理项目,充分发挥现有矿井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作用,实现井工煤矿废水全部处理达标复用。宁夏煤业公司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日均处理水量达5.03万方,实现不向黄河排放一滴废水。
大力推行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推进矿区智能化建设,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矿区现代化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大数据监督决策平台,动态监控、智能预警生态环保问题。
如今,黄河流域部分煤炭企业已初步实现了从先开采后治理到边开采边治理、从先开发后保护到开发协同保护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黄河底色
黄河上中游流域主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黄河流域煤炭企业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复垦绿化等方面发力,将矿区生态治理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协同发展,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在甘肃,靖煤公司五年来投入环保资金1.98亿元,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机构,修建储煤场防风抑尘网和喷淋系统,全力推进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加大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瓦斯等温室气体采集利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宁夏,宁夏煤业公司建设全国首套固废充填示范项目,年消纳煤基固废30万吨;分阶段、分区域、分标段全面实施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推进防风固沙及绿化美化矿区建设,矸石山全部复垦绿化;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煤化工板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正在推进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一期建设。矿区整体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内蒙古,国能准能集团创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探索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完成绿化面积9.85万亩,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7631万株、地被植物3.67万亩,矿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打造了煤海“塞罕坝”。如今,矿区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逐年递增,矿区植物品种已增至240种以上。
在陕西,神东煤炭集团建成2个新型绿色矿山典型示范区、2个典型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所属矿井全部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探索煤水资源、生态环境、煤炭产能同保路径,开展矿井水储存与分质利用研究,矿井水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神东布尔台生态示范基地
当前,黄河流域绿色版图逐渐扩大,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未来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