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励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责任。
2024年11月23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候选人进行最终审定。“杰出工程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和表彰在全国生产建设科研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迄今已评选六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杰出工程师奖”已成为目前涵盖领域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工程技术人员奖项之一。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副主任邬贺铨院士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杰工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科基会理事长陈曦,科基会副理事长张学记,科基会秘书长汪晓东出席会议。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六届杰工奖的评选工作于2024年4月17日启动,经历了推荐、形式审查、初评、终评、公示、奖励委员会审定等多个环节。本届有70余家行业协会等机构、180余位两院院士、80余位往届杰工奖获得者参与了推荐工作,有1600多人提出了申请。经过各推荐单位层层把关筛选,共提交推荐了564位工程师候选人。本届杰出工程师奖初评共分为九个领域十个组进行,共邀请92位评审专家,其中53位院士。杰工奖的终评是由各领域专家组长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年度候选人业绩,对各组提出的初评获奖候选人进行综合平衡,经充分讨论,提出了第六届获奖候选人名单。
杰出工程师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马永生院士对40位杰工奖候选人做了详细介绍。本届杰工奖入选人在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方面业绩十分突出,竞争十分激励,有许多是本行业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物。据初步统计,40位杰出工程师奖候选人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89项,拥有发明专利2000余件;28位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候选人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11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1000余件,且绝大部分排名在前三位。很多青年工程师已在重要的工程技术岗位发挥了中坚力量,承担了重要的科研攻关工作。
与会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杰出工程师奖评选六届以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杰出工程师奖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邬贺铨主任指出,杰出工程师奖肯定了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贡献,通过奖励杰出工程科技人员,进一步倡导踏实做事,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评选氛围。同时,委员们在肯定科基会奖励工作的基础上,要求科基会继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奖励工作,严格把关,使杰出工程师奖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好。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

奖励委员会最后审定通过了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人员名单。
具体公布如下: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获奖名单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在京召开——“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揭晓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简称“科基会”)是在卢嘉锡、丁石孙、朱光亚、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发起下,1999年经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科技部。科基会的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公益使命。科基会的使命是:促进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突出贡献者。2011年9月,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并作出了重要指示。科基会目前拥有118名两院院士、385名杰出工程师及329名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家顾问团队,组织举办了国内工程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奖项——“杰出工程师奖”。

来源: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近距离煤层蹬空开采围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
  • 2近距离煤层群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与错距
  • 3霍尔辛赫煤矿3502工作面切顶卸压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4图像识别智能放煤含矸率高精度预测研究(I)——煤流表面含矸率
  • 5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 6CO2加氢制液体产物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及催化机理研究
  • 7非煤系添加物在配煤中的应用研究
  • 8玄武岩CO2矿化反应效率与封存潜力评价
  • 9大直径高位定向孔一次钻扩技术及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 10煤中钠的赋存形态与迁移规律对煤沾污性的影响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粉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的成灰和磨耗特性实验研究
  • 3对数字、数据和算法的若干哲学思考
  • 4亚临界H2O-CO体系改性贫瘦煤的配煤炼焦特性
  • 5煤矿井下重点场所5G覆盖性能研究及验证
  • 6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
  • 7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及扰动拨流控尘技术研究
  • 8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 9运输线上的“螺丝钉”
  • 10随钻钻进参数优化下煤体原位应力响应特征解析

24小时内最火

  • 1应急预案
  • 2侯中帅
  • 3安全科学与工程
  • 4煤炭标准
  • 5煤矿设备
  • 6综采设备
  • 7综采设备、
  • 8两产品重介旋流器
  • 9三机配套
  • 10旋流器改造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5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 6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 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8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9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10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