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植被碳汇变化观测研究:以徐州为例
  • 174
  • 作者

    许庆秦凯鹿凡康涵书侯湖平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 摘要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正成为固碳增汇的重要途经,利用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开展固碳增汇能力定量评价,将为设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我国东部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徐州为研究区域,通过“涡度相关法”和“卫星遥感”两种方式观测分析了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植被生长旺盛的时候,MODIS卫星遥感对GPP存在低估,是由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将同种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设为定值,不能体现植被生长状态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估算光能利用率的不确定性。但MODIS GPP与涡度相关通量塔实测GPP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有较强的相关性(R2=0.587,P=0.000),因此MODIS GPP数据可用于徐州矿区生态修复前后GPP变化特征分析。(2)2005年—2011年,徐州煤矿开采对徐州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固碳能力持续减弱,2011年后徐州地区采取生态修复措施,GPP明显升高,到2015年GPP达到最高值(0.878 kgC/m2/a),2016年—2020年期间GPP变化趋于稳定(0.85 kgC/m2/a左右)。(3)徐州采取的矿区关闭、煤矸石回填、生态公园建设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提高了原有矿区的固碳增汇能力,形成了自稳定生态系统,且未来仍有改善的趋势,证明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可以在5~10年内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快速提升当地的植被固碳能力,为其他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总初级生产力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植被指数

  • 文章目录
    1研究地区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1.2数据来源
    1.2.1涡度相关数据
    1.2.2 MODIS卫星数据
    1.2.3土地利用数据
    2数据处理
    2.1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计算GPP
    2.2变化趋势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2.3 Hurst指数分析未来趋势
    3 结果与讨论
    3.1 地面观测与卫星遥感数据对比
    3.2 GPP的时间变化特征
    3.3 GPP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4研究区植被指数变化
    3.5 土地利用变化
    3.6 GPP变化趋势、持续趋势统计
    4结论
  • 引用格式
    许庆,秦凯,鹿凡,康涵书,侯湖平.煤炭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植被碳汇变化观测研究:以徐州为例[J/OL].煤炭学报:1-9[2023-06-03].DOI:10.13225/j.cnki.jccs.CN22.1674.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