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不同耕作方式对矿区复垦耕地的碳库时间效应和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 89
  • 作者

    马守臣王新生刘赛赛张合兵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 摘要
    对采矿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并探究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对于缓解人地矛盾、迅速提高复垦耕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煤矿区复垦耕地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对比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总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OC)含量、碳库管理指数(CPMI)和产量变化,探索有助于复垦土壤质量迅速提升的耕作模式。在小麦播种前设置免耕(NT)、浅耕(ST)、深耕(DT)、深耕-浅耕交替轮耕(DST)共4个耕作处理。结果表明: (1)不同耕作措施通过影响固碳速率(CSR)而对SOC积累有不同的影响。与NT相比,DT有助于复垦前期迅速提高各土层SOC和AOC含量,DST有助于复垦后期各土层保持较高的SOC和AOC含量。ST有助于表层SOC和AOC积累,对深层土壤SOC和AOC的影响小于DT和DST。(2)不同耕作措施对有机碳层化比(SR)有不同的影响。在复垦前期,ST,DT和DST处理的SR都显著高于NT。但到复垦后期NT和ST保持较高的SR,DT和DST的SR显著降低。(3)不同耕作措施通过影响SOC和AOC积累而影响各土层的碳库指数(CPI)和碳库活度指数(AI),从而影响其CPMI。复垦8年后,ST、DT和DST处理各土层的CPI、AI和CPMI均大于NT。DST积累了最高的SOC和AOC,因此其CPI、AI和CPMI为最高。DT由于长期过度翻耕促进了SOC的矿化分解,导致其AI、CPI和CPMI低于DST。ST虽可提高表层SOC和CPI,但其AI低于DT和DST,导致其CPMI也较低。(4)不同耕作方式通过影响土壤固碳也影响了作物生产。在复垦前期,ST、DT和DST的增产率和产量均大于NT,DT有最高的产量和增产率,而到复垦后期,DST的产量和增产率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在复垦前期DT通过迅速提高各土层SOC含量有助于产量提高,而到后期,DST则通过提高整个土层的SOC、AOC含量和降低SR有助于作物高产。总之,基于土壤固碳和作物生产能力,在复垦早期宜采用DT措施,到复垦后期DST则是更好耕作方式,而NT和ST不利于复垦耕地的土壤碳固存和产量的快速提升。
  • 关键词

    耕作方式土地复垦固碳速率层化比碳库管理指数

  •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复垦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2.2复垦土壤的固碳速率和有机碳层化率
    2.3复垦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2.4复垦土壤生产力的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耕作措施对复垦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固碳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耕作措施复垦土壤有机碳的层化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复垦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4结论
  • 引用格式
    马守臣,王新生,刘赛赛,张合兵.不同耕作方式对矿区复垦耕地的碳库时间效应和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OL].煤炭学报:1-12[2023-06-24].DOI:10.13225/j.cnki.jccs.CN23.3260.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