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全部
论文
专家
专题
问答
视频
资讯
图书
图表
专利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群
论文库
专家库
图表
专题
问答
视频
图书
科研智库
资讯
行业新闻
学术会议
展会信息
实验室
投稿
各刊稿件投审编端口
写作指导
关于
平台介绍
出版传媒集团
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首页
>
优先出版
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络首发时间:2023-12-01 15:01:32
74
作者
林志斌
李亚豪
林培忠
张勃阳
杨大方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与国土整治院
摘要
为研究上覆溶洞隧道的突水灾变时空演化规律,以双碑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三线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采用FLAC3D对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塑性区、渗透系数以及涌水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岩体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以及不同溶洞水压对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后,隧道围岩将在溶洞与隧道间产生两条“八字形”的导水裂隙带,导致溶洞与隧道间岩体沿着这两条裂隙带向隧道内发生整体滑动,并且出现严重的突水突泥事故;(2)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其突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突发性和大体量性等特征;(3)相较于分析塑性区,研究围岩渗透系数变化更能直观、合适地反映隧道与含水致灾构造之间渗流或裂隙通道的变化情况,为模拟重现岩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突水灾变时空演化过程,必须考虑岩体的损伤-渗流耦合作用;(4)隧道开挖通过溶洞的过程中,上覆溶洞水压越大,隧道就会越早开始突水,其最终突水量也将越高。
关键词
溶洞
隧道
损伤-渗流耦合
突水
渗透系数
涌水量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2.1 数值模型建立
2.2 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
2.3 模拟方案设计
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1 隧道开挖过上覆溶洞突水灾变规律研究
3.1.1 围岩变形
3.1.2 围岩塑性区
3.1.3 围岩渗透系数
3.1.4 围岩涌水量
3.1.5 数值模拟结果合理性验证
3.2 岩体损伤-渗流耦合对隧道突水灾变的影响
3.3 溶洞水压对隧道突水灾变的影响
4 结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0年期
推荐专家
钱付平
推荐企业
煤炭人网
推荐专题
《煤炭学报》专题报道 |“深部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
《煤炭科学技术》虚拟专题 | 一键下载 | 2023~2024年低碳减损绿色开采成果
《煤炭科学技术》热文精选 | 一键下载 | “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成果”
《矿业安全与环保》“矿山粉尘在线监测预警与智能防控”专题
《洁净煤技术》精品专题丨“氢能前沿与挑战性技术”专题
《工矿自动化》“深部开采覆岩破坏与地压灾害多源信息监测及预警技术”专题
《工矿自动化》“深部开采覆岩破坏与地压灾害多源信息监测及预警技术”专题
《煤炭新视界》专题策划——“煤矿防治水”专题
《矿业安全与环保》2023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煤炭学报》2024年度“领跑者5000”
亮点论文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 | 王宏峰高工:绿色开采理念下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运作模式研究
网络首发|《煤田地质与勘探》2025年1月
首发|王双明院士:煤炭开采地质体复合损害与减损保障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 | 刘颖:新能源发电企业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
【重点论文推荐】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 | 王小鹏副教授:盈余管理、ESG表现与股价同步性
王国法院士团队:煤炭工业发展关键技术突破与超级煤矿建设
论文首发|李永会教授团队: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简要介绍及最新进展
重磅首发丨徐凤银教授团队:深部煤层气储层改造技术迭代升级历史与发展方向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12期 | 王晓军副教授:煤炭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
主办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问提
问答社区(热门)
问答社区(问答专场)
提问
热议话题
问答
推荐专家
活跃用户
煤传媒
时事
科技
事件
煤视界
专家报告
特别访谈
煤炭科普
会议活动
增强素材
技术宣讲
科技创新50强
2017年度
2016年度
2015年度
会员中心
专家
通讯员
普通会员
登录注册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
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