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矸石钠盐焙烧增白工艺与机理
  • 100
  • 作者

    汪欣林黄朋吴家铭王朔李春全孙志明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摘要
    大宗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堆存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综合利用与高值高效利用煤矸石十分紧迫与重要。煅烧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加工手段。针对煅烧法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钠盐种类及煅烧工艺对煤矸石增白效果的影响,得出了煤矸石煅烧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步热分析与红外-质谱(TG-FTIR-MS)联用系统对NaCl煅烧过程中的气相产物与除杂增白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60 ℃时,NaCl煅烧煤矸石样品白度由原矿的38.5%提高到86.0%;碳质全部被氧化,黄铁矿(FeS2)脱硫转变为赤铁矿(Fe2O3),赤铁矿和金红石(TiO2)总含量下降到0.27 wt.%;当煅烧温度为800~860 ℃,样品孔结构特性变化较小;升高温度到950 ℃时,片层状的偏高岭石转变为圆球状的莫来石,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由原矿的12.91 m2/g和0.056 cm3/g显著下降到6.58 m2/g和0.031 cm3/g。当煅烧时间超过30 min后,煅烧产物的白度增加幅度变小,煅烧时间超过90 min后,煅烧产物的白度基本不再增加(86.6%到86.7%)。NaCl的加入对于煅烧产物化学键的影响较小,煅烧阶段的易挥发矿物质成分含量较低,主要气体产物为H2O、HCl、CO2和H2S;NaCl与H2O、SiO2发生作用高温分解生成HCl气体,并与Fe2O3、TiO2等杂质反应,生成气相氯化产物从料层表面逸出,实现了煤矸石除杂增白。
  • 关键词

    煤矸石煤系高岭土煅烧白度物相转化

  •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料及试剂
    1.2 方法
    1.3 样品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煤矸石的钠盐煅烧增白工艺
    2.1.1 钠盐种类及用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煤矸石增白效果的影响
    2.1.2 矿物组成分析
    2.1.3 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
    2.1.4 孔结构特性
    2.1.5 红外分析
    2.2 氯化钠煅烧除杂增白机理
    2.2.1 TG-DSC分析
    2.2.2 煅烧过程逸出气体分析
    2.2.3 氯化钠煅烧除杂增白煤矸石的过程机理分析
    3 结论
  • 引用格式
    汪欣林,黄朋,吴家铭等.煤矸石钠盐焙烧增白工艺与机理[J/OL].煤炭学报:1-11[2023-10-19].DOI:10.13225/j.cnki.jccs.2023.0136.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