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重金属-PAHs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修复效果及机理
  • 77
  • 作者

    贾建丽高小龙张犇赵燊炜韩宇欣原浩坤王业荃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摘要
    针对焦化厂等土壤中铬(Cr)、砷(As)重(类)金属和菲(Phe)、苯并[a]芘(BaP)等多环芳烃(PAHs)风险高、绿色低碳修复技术缺乏等突出问题,以黑麦草-玉米-食醚红球菌(Rhodococcus aetherivorans,BW2)开展植物微生物联合。结果表明,63d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组土壤中Cr、As、Phe和BaP浓度分别下降了9.63%、5.28%、45.14%和26.87%,其中重金属的去除主要依赖于植物的作用,而PAHs的去除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与植物的共同作用;植物主要吸收可提取态重金属,63d后不同修复组土壤中可交换态Cr平均下降2.19%,而As则由于降解的作用使修复过程中可交换态有所增加;可交换态Cr和碳酸盐结合态Cr与土壤中的放线菌门为强正相关,两种形态As则与拟杆菌门、装甲菌门、FBP菌门和浮霉菌门呈正相关。污染物去除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同时受酶活性和不同功能微生物丰度的动态影响,反过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也在土壤污染物种类、浓度及理化性质等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一定改变。
  • 关键词

    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食醚红球菌黑麦草-玉米联合修复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研究方法
    1.2.1 污染土壤的配置
    1.2.2 盆栽试验
    1.2.3 植物生长的测定
    1.2.4 土壤重金属总量及不同形态含量的测定
    1.2.5 土壤PAHs的测定
    1.2.6 污染物降解率的计算
    1.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1.2.8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植物生长特性
    2.2.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变化
    2.3 土壤中菲和苯并[a]芘的修复效率
    2.4 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生物学特性变化
    2.4.1 修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变化
    2.4.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5 重金属-PAHs复合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理探讨
    2.5.1 污染物去除率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2.5.2 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冗余分析
    2.5.3 重金属-PAHs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理初步分析
    3 结 论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