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塑性区控制的巷道围岩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 70
  • 作者

    王卫军范磊赵志强韩森

  • 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 摘要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已成为采矿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效果直接关系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前人的研究表明,巷道开挖后,塑性区的出现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的主要原因。从塑性区形成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在整理和归纳现有巷道破坏机理和围岩塑性区理论等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巷道破坏模式与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内在关系,认为巷道围岩控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控制围岩塑性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围岩塑性区扩展的时效特性以及锚杆支护对围岩塑性区的控制作用,成为科学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重要理论依据,并基于此提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理论与技术。结果显示,塑性区是巷道开挖的产物,围岩塑性区的形成与扩展是矿山压力作用的结果,对于深部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出现是必然的。科学控制塑性区需要全面认识塑性区在巷道围岩中所起的作用,既要让围岩通过塑性破坏释放体内能量,又要防止塑性区的无序扩展。因此,在巷道围岩控制过程中应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为主,支护干预为辅。深部巷道围岩塑性区的控制具有全局性和过程性,将对巷道全周期内围岩塑性区的控制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调控塑性区形态、抑制塑性区扩展,实现深部巷道围岩的稳定控制。
  • 关键词

    塑性区形成与发展破坏模式支护机理巷道围岩控制

  • 文章目录
    1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成果
    1.1应力主导型
    1.2围岩性质主导型
    1.3围岩结构主导型
    1.4综合因素影响型
    2围岩塑性区理论研究成果
    2.1塑性区边界的求解
    2.2塑性区基本形态及力学特征
    3巷道破坏模式与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关系
    4锚杆支护对围岩塑性区的作用机理
    5巷道围岩塑性区控制理论与技术
    5.1围岩塑性区的控制理论
    5.2围岩塑性区的控制技术
    6工程应用
    6.1工程概况
    6.2巷道应力环境与破坏特征分析
    6.2.1 地应力测试
    6.2.2 塑性区分布及巷道破坏成因分析
    6.3支护设计与效果分析
    6.3.1具体支护参数
    6.3.2支护效果分析
    7结 论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