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下,生物质因其可再生、低污染和“零”碳排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生物质成型制备燃料颗粒能有效地解决其结构松散、能量密度低等问题,可用作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对于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概述了生物质热压成型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探讨了热压成型过程中生物质颗粒的演变行为和结合机制。生物质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冷压成型和热压成型。与冷压成型相比,热压成型能耗较低,制得成型燃料品质较高。生物质含水率(4%~15%)对其成型燃料密度影响较大,成型温度(70~150 ℃)影响较小,成型压力(60~130 MPa)和原料粒度(< 2.5 mm)对其成型燃料密度的影响因生物质种类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生物质热压成型过程中纤维素主要起骨架支撑作用,半纤维素、木质素则起到黏结剂作用。在热压成型的微观过程中,生物质颗粒经惯性移动后黏弹塑性变形,形成机械互锁。脆性颗粒破碎后释放出天然黏性成分,在水分、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颗粒间桥接。机械互锁和桥接缩小了生物质分子间的距离,促进了分子间作用力的产生。在对生物质热压成型机制认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生物质掺混或水热等预处理手段对生物质组分进行调控可提高燃料颗粒的品质。利用分子动力学手段对生物质成型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可获得生物质组分分子间的键合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生物质热压成型机制,对生物质成型燃料乃至成型材料的制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生物质成型工艺及影响因素
1.1 生物质成型工艺
1.2 生物质热压成型影响因素
1.2.1 工艺参数对生物质热压成型的影响
1.2.2 生物质组分对生物质热压成型的影响
2 生物质热压缩过程成型机理
2.1 热压缩过程及过程模型
2.2 生物质成型过程中原料颗粒的结合机制
2.2.1 机械互锁
2.2.2 颗粒间的桥接
2.2.3 分子间作用力
3 生物质三组分分子间键合作用
3.1 生物质三组分分子结构
3.1.1 纤维素分子结构
3.1.2 半纤维素分子结构
3.1.3 木质素分子结构
3.2 键合作用
3.3 生物质组分调控
4 结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