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顶板结构断裂特征的煤矿结构充填关键位置研究
  • 51
  • 作者

    冯国瑞郭伟李竹戚庭野崔家庆崔业凯张志城蔡文浩

  •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矿山岩层控制与灾害防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煤基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工程中心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

  • 摘要
    充填开采是控制岩层移动并降低地表沉降与环境损害的重要途径,而充填材料来源不足和充填成本高昂现成为制约井工煤矿充填开采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探寻重点区域的低充填率靶向充填新方法与配套技术是充填开采的研究热点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煤矿井下结构充填的学术思想,深入研究了顶板岩层断裂特征,明确了顶板岩层破断块体尺寸及铰接形态,识别了破断铰接块体主沉降区域,判定出结构充填的关键位置。结合关键位置确定方法,提出重点控制基本顶最大挠度位置即板结构潜在张拉断裂位置(塑性铰发育位置)的“工字型”结构充填新方法。结合新阳矿岩层地质参数,借助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深入分析了工作面采宽和推进方向上顶板岩层内应力、竖直沉降、塑性区分布规律,揭示了不同方案下充填体稳定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工字型”充填在节省充填用量的基础上,较垮落式开采减少初采期直接顶沉降量33.47%,与全部充填仅相差2.3%。同时,关键位置充填体能有效应对顶板回转下沉引起的应力集中,保持自身稳定性,实现对顶板的长效支撑。综合分析得到了新阳矿首采工作面初采期“工字型”结构充填最佳充填方案为中部条带长度72 m,宽度7 m,两侧条带长度18 m,宽度6 m,较全部充填可减少充填材料成本33.86万元。该方案形成的密闭空间为1980m3,占总采出空间的44%,可用来CO2或碳化材料的封存,助力实现零碳绿色开采,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 关键词

    关键充填位置塑性铰“工字型”结构充填充填体应力调配分区沉降特征

  • 文章目录
    0引言
    1工作面基本顶破断块体尺寸分析
    1.1首采工作面
    1.2临空工作面
    1.3基于基本顶破断块体尺寸的“工字型”充填方式
    2“工字型”结构充填方案设计
    3推进方向顶板及充填体受力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
    3.1直接顶底部应力与沉降
    3.2基本顶底部应力与沉降
    3.3塑性区分布特征
    4采宽方向顶板及充填体受力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
    4.1直接顶底部应力与沉降
    4.2基本顶底部应力与沉降
    4.3塑性区分布
    5“工字型”结构充填经济效益分析及储能应用构想
    5.1经济效益分析
    5.2“工字型”结构充填储能应用构想
    6 结论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