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水蒸气在褐煤孔隙中的吸附行为:试验研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88
  • 作者

    王成勇邢耀文王市委陈鹏李吉辉桂夏辉

  • 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摘要
    深入理解水在褐煤上的吸附是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低温氮吸附/脱附试验分析了褐煤的含氧官能团和孔隙结构,利用水蒸气吸附/脱附试验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探究了水蒸气在褐煤孔隙中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褐煤样品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较多的微孔、中孔(孔径主要为2 nm左右),为水蒸气提供了吸附位点和吸附场所。水蒸气在煤样上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蒸气压(P/P0)<0.21,水分子直接吸附于含氧官能团上,此时的吸附速度最大;第二阶段(P/P0=0.21–0.71),水分子与已吸附的水分子相互作用,促使水团簇逐渐生长;第三阶段(P/P0>0.71),水团簇填充孔隙,并发生毛细凝聚,此时的吸附速度略大于第二阶段。根据Dent模型对水蒸气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结果,吸附类型属于多级吸附,包括初级吸附(第一阶段)和次级吸附(第二、三阶段)。初级吸附能(-48.77 kJ/mol)显著大于水的液化热(EL=-43.99 kJ/mol),而次级吸附能(-42.28 kJ/mol)只略小于EL,表明吸附于褐煤的水呈液态。水蒸气脱附过程存在明显的脱附迟滞现象,表明水蒸气吸附稳定,较难去除,其中高压迟滞发生在P/P0≈0.4-0.8范围内,主要由毛细凝聚和“墨水瓶”效应引起;而低压迟滞发生在P/P0<0.4范围内,由水分子与含氧官能团间强相互作用引起。MD模拟结果与水蒸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结果一致,水分子优先吸附在孔隙中,与孔隙壁的含氧官能团形成了氢键,并且其扩散系数(2.98×10-5 cm2/s)与液态水的分子扩散系数相近。
  • 关键词

    褐煤孔隙结构含氧官能团水蒸气吸附Dent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煤样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煤样
    1.2 SEM测试
    1.3 低温氮吸附/脱附试验
    1.4 水蒸气吸附/脱附试验
    2 模拟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煤样孔结构特征
    3.1.1 表面形貌
    3.1.2 孔结构参数
    3.2 水蒸气吸附/脱附行为
    3.2.1 吸附/脱附等温线
    3.2.2 多级吸附参数
    3.3 孔隙中水分子动力学特性
    3.3.1 水分子浓度分布
    3.3.2 径向分布函数
    3.3.3 水分子扩散系数
    4 结 论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