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本专题共有研究成果6篇。

    类别:地质 , 环境保护 , 煤田地质与勘探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年第3期
    2481
    1392
  •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煤研石和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物,严重污染水、空气和土壤,是亟需治理的重大污染源。因此,创新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是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
    煤基固废是煤炭开采、加工、燃烧和转化等过程的附属产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锅炉、脱硫石膏、煤气化灰渣和煤液化残渣等。其中煤矸石年排放量7.5亿t、粉煤灰年排放量5.8亿t、脱硫石膏年排放量7550万t,3项总和近15亿t,产生量相当大。随着煤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煤气化灰渣年排放量巨大。特别是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煤炭集中产区和煤电大省,由于产量基数大、当地市场容量有限、缺乏大规模及高值化利用的关键共性技术,煤基固废的处置和资源化仍存在很多问题,为降污减碳带来巨大压力。
    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通知》《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工业固废的处理和利用研究,对工业固废相关源头管理和治理效率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规划,对煤基固废的综合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拓宽大宗固废的利用途径,降低产品成本,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由于煤基固废产生的条件不同,资源化利用途径需要根据固废性质进行调整。对于高含碳量的煤研石、气化灰渣等煤基固废可用于发电,回收固废中的有效热值,利用途径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为主,近年来也开始研发针对超低挥发分、高灰分、高度石墨化煤基固废的新型高效燃烧技术:对于低含碳量的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在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可用于生产砖、水泥混合料、混凝土骨料和其他建材制品等;针对煤基固废中的矿物质,研究重点为Al、Si、Ca元素的高效分离、关键矿相分质利用与精细化性能调控等,更加关注As、Cr等毒害组分的脱除固化,开辟煤基固废伴生无机组分综合高值化利用新途径。
    本专题从征稿、审稿到发表历时近半年,收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篇文章,包括5篇综述论文和9篇研究论文,对煤基固废相关的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进行报道。值此专题正式出版之际,我谨代表《洁净煤技术》编辑部感谢众多学者的踊跃投稿,特别感谢同行专家们对稿件认真细致的评阅,同时也感谢编辑部全体编辑的大力协作。相信通过本专题,可以展示我国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阶段性的新成果、新技术,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为促进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相关原创性技术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类别:煤化工 , 洁净煤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8978
    7422
  •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的典型动力灾害之一,经过70 余年的研究与攻关,我国从初期认识冲击地压阶段开始,经过冲击地压研究探索、冲击地压研究快速发展和冲击地压灾害新挑战等几个阶段,在冲击地压发生理论与防治技术上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初步建成了适合我国煤矿特色的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但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著增加。2018-2020 年,我国发生4 起重大、较大冲击地压事故,暴露出冲击地压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也必然促进冲击地压研究向更高的科学化研究阶段发展。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等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0 年8 月10 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通知” 要求,《煤炭科学技术》于2021 年第6 期策划出版“ 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实践” 专题。共收到近20 个单位的50 余篇稿件,最终刊登14 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集中报道我国在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与平台、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矿震类型与属性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为专题撰稿! 感谢评审专家对专题稿件的评审工作! 特别感谢辽宁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北科技学院等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

    类别:安全 , 煤炭科学技术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6期
    9123
    19466
  •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矿共有4700余处,其中95%以上为井工煤矿,开采条件复杂,矿井普遍存在煤层自然发火和煤尘爆炸危险。煤自燃及瓦斯(煤尘)爆炸等热动力灾害具有易发性、继发性和严重性,长期以来对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巨大威胁且日趋严重,亟需在火灾与瓦斯(煤尘)爆炸耦合致灾机制、早期监测预警、隐蔽火区探测、安全环保材料、继发性瓦斯(煤尘)爆炸等方面开展重大攻关。
    近年来,国家相继布局了一系列煤矿灾害防治专项研发计划,“十三五”期间,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煤自燃、瓦斯(煤尘)爆炸耦合致灾机理、高温火区煤岩体电磁异常响应特征、热动力灾害瞬态灾变信息演化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发了隐蔽高温火区三维探测、采场环境信息时空协同动态监测、煤自燃靶向阻化、采场隔抑爆装置分级启动与区域联控等关键技术;在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装备、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煤矿热动力灾害基础理论和防控技术的进步。
    为了交流共享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控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我国热动力灾害研究发展,《煤炭学报》编辑部在2021年第6期策划出版“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专题。专题共收到来稿60余篇,最终刊出10篇。希望专题的刊出,能够为广大致力于从事矿山灾害防治工作的专家和学者以借鉴和启迪。

    类别:安全 , 煤炭学报  来源:《煤炭学报》2021年第6期
    15730
    9434
  • 为推动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发展,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为进一步总结、凝练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最新进展,《工矿自动化》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担任专题客座主编、赵国瑞博士后担任专题客座副主编,于2021年第6期策划出版“煤矿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专题。在专题刊出之际,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类别:智能化  来源:《工矿自动化》2021年第6期
    7346
    4209
  • 专题整理于2021年6月。

    类别:高被引 , 洁净煤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24196
    8934
  • 《智能矿山》常设“革新·改造”专栏,面向矿山行业科技工作者,征集智能采掘、智能运输、智能安控、智能通风、智能选煤、智能装备、 煤矿机器人等专业领域,贴近矿山生产实践,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技术革新与经验改造类的短文。

    类别:智能化 , 智能矿山  来源:智能矿山
    16003
    26972
  • 类别:地质 , 安全 , 智能化 , 煤田地质与勘探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年第4期
    3797
    1726
  •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截至2021-06-22),《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臻选2020年度热点论文共20篇,快来看看哪些成果榜上有名!

    类别:高被引 , 洁净煤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29402
    11483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黄河流域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是整个大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煤炭开发规模最大的地区,我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9个分布在黄河流域,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黄河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其中含煤区域面积超过35.7万平方公里。
    煤炭开发对地表环境和生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最严重的人为干扰因素。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不仅仅是黄河水沙协调,更是黄河流经所滋养和直接影响的地理生态学区域的保护与修复。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思想为绿色矿山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母亲河。
    为了配合国家和行业对绿色矿山的重大战略需求,交流共享矿业领域对流域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我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煤炭学报》编辑部特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毕银丽教授共同担任客座主编,策划本专题。

    类别:环境保护 , 煤炭学报  来源:煤炭学报
    34203
    22947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