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从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探索重点行业碳排放预警管理、加强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健全产品碳足迹应用体系、开展碳排放双控评价考核等8个方面,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宣传贯彻实施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等国家标准,为山西省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2026年起,全面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落实国家及省级各项要求,确保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开展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进一步强化对各市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综合施策,确保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方案》指出,在电力、钢铁、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建立统一数智化平台,开展常态化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预警,及时采取从严管理、淘汰落后等措施,遏制不良发展势头。围绕煤矿、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和传统高碳行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创建,探索形成减碳效益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模式和路径,为山西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
《方案》强调,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电解铝等重点行业产能,严格新建“两高”项目源头把关,对项目开展联审联批,新建“两高”项目单位产品设计能效需达到标杆水平或能耗限额标准先进水平,环保绩效需达到A级或引领性水平。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
《方案》要求,聚焦山西省内特色行业和重点产品,积极研究和制定山西省内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探索开展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的产品碳足迹分级评定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