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团队齐聚,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新成果震撼

2024年12月18日,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简称“中绿盟”组织专家,在北京核工业二〇八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理论创新与新层位重大找矿突破及持续增储”成果进行了鉴定

院士团队齐聚,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新成果震撼

该项目聚焦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面临的沉积体系复杂、成矿水动力条件不明、有机还原介质匮乏及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模糊等挑战,通过深度整合国内外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研究不仅深入解析了铀成矿的盆地构造与沉积环境,还揭示了后生蚀变成矿作用的水动力条件及铀成矿机制,构建了全新的铀成矿模式,并提出了创新的找矿标志。这些理论成果直接指导了找矿勘查实践,在白垩系环河组取得了新层位找矿的重大突破。
此次鉴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侯增谦院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贾承造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郭旭升院士、杜时贵院士,以及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原总工程师李友良研高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邵积东研究员权威专家作为鉴定委员会委员。
鉴定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该项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认为其在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提出的“沉积相变优先控矿”和“氧化-还原-氧化”成矿理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红杂色岩系铀矿找矿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显著提升了国家铀资源保障能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有关背景信息显示,铀矿作为国家紧缺的战略能源矿产,其勘查与开发意义重大。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虽经多年勘查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铀勘查基地,但随着勘查深度增加,传统层位找矿空间受限。2019年起,项目团队通过资料重审与编图研究,调整策略至白垩系,开启了该地区铀矿勘查的新篇章。
近五年间,在新理论的指导下,项目团队不仅发现了特拉敖包特大型铀矿床和敖楞布拉中型铀矿产地,还圈定了多个优质找矿靶区并预测了大量远景区。同时,中侏罗统直罗组的铀矿找矿成果也持续扩大。下白垩统系列找矿成果的发现,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矿勘查取得了继中侏罗统直罗组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发现,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次会议由中绿盟科技服务部副部长吕珊珊主持,中核地质勘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处处长毛玉锋研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养泉教授严德天教授、吴立群副教授、亮博士后,核工业二0八大队彭云彪研高、伟研高、王俊林高工、一鸣工程师以及中绿盟秘书长王亮、科技部部长杨森及行政部李红等也出席了会议,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科技成果的鉴定。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