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论文标题: Structure Analysis of Crowd Intelligence Systems

期刊: Engineering

作者:潘云鹤

DOI: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1.08.016

微信链接: 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之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潘云鹤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3年6月刊发表了题为 “Structure Analysis of Crowd Intelligence Systems”(群体智能系统的结构分析) 的观点述评文章,深入分析了 群体智能 系统的结构与机制,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文章指出,群体智能是大规模智能个体通过互联网构架参与,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智慧与能力,是解决开放复杂问题的新途径。群体智能系统具有 个体智能、共享平台、共同规则、开放性、共识、自动演化 等特点。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图1.单类群智系统基本结构。A是智能个体, S 是对环境的感知,粗箭头表示A的行为方向?

潘云鹤 院士 将群体智能系统分为 单类群智系统、双层群智系统和循环群智系统 ,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和局限性。例如,公路驾车群体是单类群智系统,在遇到路障或交岔路口时容易形成拥堵,因为个体驾驶员难以掌握全局信息。双层群智系统含有全局调度类和目标行动类,如车路网系统中智能道路能发挥全局调度作用,提高交通效率。循环群智系统则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电商平台、市场经济等。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图2. 具有全局协调者的双层群智系统基本结构? A’为全局协调者? 它应有全局认知能力和特殊情况下的调度能力? B:目标执行者? B 之间也可通讯,以分享信息,协调行动?一般情况下, B 自主执行目标;特殊情况下,B 执行A的调度指令? I 指针:报告信息流,由 B 到A’ ; O 指 针:调度信息流,由A到B; S指针:感知与通讯信息流?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图 3. 知识吸纳型双层群智的基本结构。A”:知识库管理者;B” :知识提供者;D:数据流;I :提供知识信息流;O :知识库反馈信息流。此例中 A 类智能体与 B 类智能体的关系是全局工作者与局部工作者的关系。但 A 不能调度 B 的行为,只能调度 B 所提供的知识。S :感知与通讯信息流。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图 4. 供需类循环群智基本结构。M 为服务平台构建与维护者;P 为服务提供者,如电商平台上的商家;U 为服务使用者。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产品供给等服务流向,反方向则表示资金的流向。

群体智能系统的 激励和演化机制 也随类型和关系变化而不同。调度行动的双层群智系统适用于指挥系统,常采用教育、奖励或处罚激励;知识吸纳的双层群智系统适用于知识汇聚系统,常按绩奖酬;供需循环群智系统则具有自激励机制,能低成本获得高效率。演化机制包括智能体内部演化和智能体间关系演化,如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平台参与者种类增加等。

群体智能系统的研究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结构的群智系统适用于不同任务,其激励和演化机制应根据类别调整,以实现最佳性能。文章为群体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有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解决复杂问题,提升系统效率和创新能力。

文章信息:Yunhe Pan. Structure Analysis of Crowd Intelligence Systems. Engineering, 2023, 25(6): 17–20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1.08.016

潘云鹤院士解析群体智能系统结构与机制 Engineering

Open access

开放获取全文

https://www.engineering.org.cn/engi/EN/10.1016/j.eng.2021.08.016

推荐阅读

突破!东南大学团队完成基于5μm厚向列相液晶的高效圆极化相控阵设计、校准和实验验证

展望化学工程的未来:主动机器学习引领变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堆石混凝土坝概述及下一代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展望

张建云 院士 团队深度剖析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成效显著,挑战犹存

直播预告:2024全球工程前沿/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制储氢技术经济性分析与前景展望
  • 2煤矿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研究综述
  • 3碳中和目标下煤矿甲烷减排趋势模型及关键技术
  • 4FLAC3D锚杆(索)拉伸-剪切破断单元的二次开发及数值实现
  • 5柠条塔煤矿工作面顶板烧变岩水害防治技术应用
  • 6煤矿瓦斯创新利用与实践
  • 7深部采矿岩石力学进展
  • 8基于Surfer的瞬变电磁法扇形超前探测白化文件的精确快速生成方法
  • 9煤矿工作面坚硬顶板安全支护技术研究
  • 10黄土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与地表损伤特征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1期 | 方国昌编委:绿色创新驱动下的碳排放绩效提升——基于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
  • 3工程生态视野中的工业互联网
  • 4薛飞副教授 | 不同围岩刚度条件下锚杆的锚固性能与失效机制研究
  • 5废食用油基温拌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6生物质快速热解分级冷凝制备液体燃料
  • 7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价值选择
  • 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工程生态分析
  • 9宁夏汝箕沟无烟煤高温石墨化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10喷丸、滚磨及其组合强化对TC4表面完整性的实验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层火烧区边界“两探”措施的探索及应用
  • 2神府矿区大型水库旁烧变岩水保水开采技术研究
  • 3地应力
  • 4神府煤田张家峁煤矿烧变岩与水库水力联系研究
  • 5烧变岩
  • 6接近90%煤炭消费是将煤中C元素以氧化过程转化为CO₂形式排放
  • 7矿山环境保护
  • 8变频牵引电机
  • 9沈佳
  • 10风险管理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能源与矿业学院
  •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5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6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7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 山东恒邦矿业发展有限公司
  • 10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