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成为石油工程现场“决策者”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王延斌通讯员丁剑北李亚男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智能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以下简称“智信支持中心”)见到中国石化石油工程领域AI(人工智能)大模型团队带头人杨林杰时,他正在投影仪前不停地踱步思索。投影仪上显示着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神经网络。

杨林杰致力于将DeepSeek落地,为钻井施工赋能。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无论在地面上还是油井下,数智技术都在深刻改变着石油工程行业的传统场景。

用AI监测设备状况

最近,胜利石油工程公司70169队司机长肖路路的巡检工作有了变化。他只需拿起井场配备的装载了MRO(维护、维修、运行)系统的物联网智能平板,扫描压风机上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便可得到该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维护参数,以及需巡检项点的提示信息。

就在肖路路巡检时,MRO系统研发团队带头人、智信支持中心物联工程专家于丽丽,向记者展示了MRO系统预警界面。“MRO系统依托物联网传感设备,全面采集关键装备数据,以实现实时感知、动态监控、故障预警等。通过搭载声振温一体传感器,可让MRO感知设备所有部位的真实运行折损情况。”于丽丽介绍,该系统已实现对28类设备的在线监测、对300余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感知。

DeepSeek让于丽丽看到了MRO系统的未来。于丽丽表示,引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有望对MRO系统感知到的真实参数进行逻辑推理,精准预测设备出问题的具体时间,并推送处理措施。

AI对石油工程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对设备的管控上。

传统安全监管的覆盖面有限。为扩大覆盖面,中国石化集团首套石油工程井场安全智慧管控系统应运而生。智信支持中心物联工程中心副经理杨兵兵介绍,现在,员工们已穿戴上智能胸卡等感知设备。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视频智能识别技术,该系统可对每名作业人员的行为、状态进行分析。

而DeepSeek让管控系统迎来了“史诗级”加强。杨兵兵告诉记者,通过导入标准化操作视频及大量图像文本,进行训练微调后,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安全智慧管控系统,会对现场员工的每一次操作进行“检阅”,以确保人员安全。

让AI决定钻头走向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智能化转型蓝图,锚定在“智能钻井”的构想。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在智信支持中心经理何洪涛的理解里,有了DeepSeek赋能,智能钻井至少能实现三方面智能化。

“首先是地面的智能化控制,我们依靠MRO物联网、智能坐岗等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大模型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探索。其次是井下智能化,通过智能化手段,让钻头在地下像‘安了导航’一样,以高效经济的方式钻遇油层。”何洪涛说。

何洪涛介绍,智信支持中心正在攻关自动定向技术。“一旦突破,我们想让钻头往哪打,它就往哪打。”何洪涛说,下一步,就是让AI替代人工,让AI决策钻头走向。

若要实现这一步,需要借助第三个智能化——大模型决策智能化。何洪涛说:“地上井下,凡是需要思考推理决策的,都可以交给控制中心的大模型,让DeepSeek等大模型来应对复杂岩层,设置施工参数。”

“目前,胜利油田至少有超10万口井的开采资料。这些资料大都以语言文档记录,先天符合DeepSeek的‘口味’。”杨林杰说。几经碰撞,杨林杰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地质工程一体化。

“通过导入海量文档对DeepSeek训练微调,便可搭建出一个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型。”杨林杰说,该模型可收集施工井的历史地质资料,并将地质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打新井时可自动对地质情况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之前钻井需要人为设计,但未来,可以让DeepSeek告诉我们地质情况和施工方式。”杨林杰相信,该模型将赋能钻井全过程,为实现智能钻井提供保障。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探索,是石油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拥抱数智化的生动写照。何洪涛表示:“在不远的将来,由我们自主设计的国内首台全自动化钻机将落地动工。到时候,我们会集成所有智能化技术,初步打造‘智能钻井’1.0版本。在数智化加持下,‘端牢能源饭碗’的时代考卷将会得到完美解答。”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深部煤矿“以爆抑灾”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 2电石渣直接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反应特性
  • 32025年中国能源形势和煤炭消费达峰时间的研判
  • 4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与破坏机制及返修控制技术
  • 5煤矿地质透明化典型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
  • 6北露天煤矿卡车道路防冻抑尘剂研发及试验
  • 7浅埋煤层巷道围岩帮部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
  • 8智能配煤技术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进展
  • 9重介选煤智能化对磁性物含量动态变化的监控
  • 10张家峁煤矿智能化选煤厂系统设计

24小时内最火

  • 1钱建生教授:煤矿AI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
  • 2《CCAJ煤炭周报》总第212期(20250406—0412)
  • 3围压卸荷过程中煤体裂隙动态演化及损伤破裂特征
  • 4大采高坚硬顶板切顶成巷碎石帮变形机理及控制
  • 5设计哲学:问题域、核心范畴和核心命题
  • 6网络首发||赵海波教授团队:生物质化学链燃烧中碱土金属修饰的Cu基氧载体的固氯特性研究
  • 7最新成果丨王登科教授:基于VRA-UNet网络的煤岩组合体裂隙识别与三维重构
  • 8特邀综述网络首发|董陇军教授:矿山顶板灾害地声监测预警与防控
  • 9《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3期 | 王震编委:特朗普再次执政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 10张帆教授:基于UeDiff−GAN的综采工作面目标检测与孪生体同步映射

24小时内最火

  • 1李祥
  • 2张争光
  • 3基于CHEMKIN-PRO的多元混合瓦斯燃烧模拟研究
  • 4徐婕
  • 5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与破坏机制及返修控制技术
  • 6水煤浆气化设备
  • 7磁性物检测
  • 8地质透明化关键技术与示范
  • 9深部煤矿“以爆抑灾”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 10文章精选丨有色金属硫化矿低碱介质浮选进展

24小时内最火

  • 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2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4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5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6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7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8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9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0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