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1)自主研发含瓦斯煤岩真三轴试验系统,还原深部巷道垂向加荷–径向单面卸荷–走向恒载(以下简述为:单面卸荷)的受载状态并开展力学试验。

(2)研究了单面卸荷路径下煤岩力学特性、声发射演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分析多卸荷速率下煤岩灾变力学机制。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作者:丁 鑫1, 2, 3 ,高梓瑞,肖晓春1, 2 ,樊玉峰,王爱文2, 4 ,吴 迪1, 2 ,潘一山1, 2, 4
单位: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3. 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 辽宁大学 环境学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逐渐转向深部,高地压、高瓦斯压力的煤层赋存特征凸显,伴随开采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频率与规模逐年升高,并诱发了瓦斯突出、涌出等次生灾害,严重制约了深部煤炭资源安全高效产出。工程实践表明,超过90%的冲击地压事故发生于新掘未支护或回采工作面前方巷道中,而回采、掘巷所形成的矿山压力在两帮煤体中表现为采动卸荷,因此,积极探索采动卸荷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过程的前兆信息,对揭示深部高瓦斯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并形成科学、有效的预警体系对改善深部矿井生产环境、实现煤炭资源稳定产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科学意义。

围绕采动煤体力学特性及其破坏过程的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前人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刘泉声等、高明忠等、曹安业等、杨永杰、马德鹏等、冯有良等分别对含瓦斯煤岩开展卸荷实验,结果表明:卸荷初始围压、瓦斯压力卸荷速率越高,临近破裂时损伤突变程度更加明显,卸荷模式决定了应力分布与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能量演化及冲击危险差异,最大主应力也是岩体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邓志刚等通过开展大尺寸强冲击倾向性煤样动态试验发现,动载形成的扰动效应、不充分损伤、能量积聚与耗散特性是卸荷煤体发生冲击失稳的动态响应机制;赵光明等、纪洪广等、HUANG、李文璞等证实开展卸荷、单面卸荷路径下岩体力学实验,可更准确地还原地下开挖过程中高应力区域围岩易发生动力破坏现象;尹光志等、CHEN等、李春元等研究表明,采动卸荷更易在煤体中形成裂隙而使流体涌入造成张拉破坏甚至灾变;侯公羽等在多速率巷道围岩开挖卸荷相似实验中发现,声发射幅值、主频与应力变化呈现良好的一致性;苏承东等、孟召平等、LIU等、张智博等、MENG实验研究表明,声发射能对煤岩性质劣化进行反映,声发射“空白区”与能量释放率能作为煤样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肖晓春、丁鑫等、李振雷等对煤岩破裂过程的声、电信号同源性开展实验,证实了多元信号监测能更为详尽地反应煤岩失稳破坏过程并进行预警。

现有研究成果为开展深部矿井煤岩动力灾害发生机理与前兆信息识别提供了借鉴,而更真实还原巷道围岩垂向加荷−径向卸荷−走向恒载应力状态的相关试验尚未开展,其力学行为与声信号演化规律探索仍有较大空白,基于这一原因,运用自主研发含瓦斯煤岩真三轴试验系统,以井下现场实测结果为工程基础,将深部巷道受载状态进行力学建模,开展垂向加荷–径向单面卸荷–走向恒载(以下简述为: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受载力学试验,研究其力学特性、声发射演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分析多卸荷速率下煤岩力学机制,以期为形成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与监测技术、保障深部煤炭资源安全产出提供试验支撑。

摘要
 ABSTRACT

新掘未支护或回采工作面前方巷道受开采扰动具有沿垂向急剧升高而径向迅速降低的典型受载特点,而更易失稳、诱发冲击地压事故,深入研究采动卸荷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及伴随出现的声发射信号规律,是揭示深部高瓦斯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并形成科学、有效的预警体系的基础。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岩真三轴测试系统,开展垂向加荷–径向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受载实验,并监测全历程出现的声发射信号,分析卸荷速率瓦斯压力对煤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信号影响规律,引入统计分形理论开展煤岩碎块分布筛分统计,结果表明: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弹性、非线性增长和软化的典型3阶段特征,高卸荷速率瓦斯压力,降低了煤岩强度、峰值应变量,但使峰后阶段应力降模量增大,而随着初始围压升高使得该特征呈反向变化。

试样破坏后表现为由卸荷面指向内部的典型多剪切带与层状块体交替出现的“洋葱皮”式破坏形式,且卸荷速率越高,形成的贯穿裂隙越多、剪切带内糜棱状粉末减少而碎块尺度增大,相应的统计分形维数越低,而较高的初始围压和瓦斯压力使煤岩塑性特征增加而分形维数升高。三向应力状态与瓦斯的存在使煤岩受载具有塑性特点而伴随出现的声发射信号更加密集、连续,单面卸荷形成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导致声发射具有明显的信号激增现象和最高值脉冲信号出现,次高值信号产生于应力峰值,随卸荷速率瓦斯压力升高,两高值信号幅值增加且最值信号出现提前,声发射能量累计量“阶梯”增长现象愈发明显但累计总量逐渐降低。高瓦斯压力、初始围压及卸荷速率使煤岩破坏后具有更多盈余能,在实际工程中,高瓦斯压力、地应力使新掘巷道或支护失效围岩径向应力迅速降低并发生渐进性破坏而形成断续结构,易受高静载或冲击扰动致整体结构失效,且该部分“富能”围岩会在盈余能推动下发生块体弹射、倾出而形成动力灾害。

部分图片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1  煤矿巷道围岩受载示意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2  试验系统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3  煤岩试样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4  试验加载路径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5  含瓦斯煤岩单面卸荷路径下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6  单面卸荷速率影响的含瓦斯煤岩应力–应变曲线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7  多应力状态下煤岩应力峰值卸荷面应变、应力降模量与卸荷速率关系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8  卸荷速率下典型单面卸荷路径煤岩破碎情况及示意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9  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分形维数变化规律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11  瓦斯压力影响的单面卸荷路径下煤岩受载全历程应力、声发射−时间演化规律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12  含瓦斯煤岩受载全历程能量演化示意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13  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盈余能规律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图  14  巷道围岩灾变示意


作者简介


丁鑫: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 | “冲击地压与岩石动力学”专题

丁鑫,男,19900504日生,辽宁凌源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五批“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拔尖人才),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篇,EISCI检索25篇,获批或受理专利16项,获2021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科技金奖1

研究方向
矿山灾害力学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高瓦斯煤层冲击-突出复合灾害发生机理与预警、防控技术研究工作,系统性研究了瓦斯和应力环境影响的煤岩力学特性及灾变机理,厘清了煤岩受载全程声发射-电荷感应信号的时频分布及力学机制,建立了高瓦斯煤层变形、破裂过程固-流耦合能量演化模型,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灾变主控因素与表征



来源:

丁鑫,高梓瑞,肖晓春,等单面卸荷路径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与声发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2348(5):2194−2206.

关键词:单面卸荷 含瓦斯煤岩 卸荷速率 力学特性 瓦斯压力 巷道围岩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自动检测
  • 2准东二矿智能矿山建设实践与应用成果
  • 3基于BIM 和GIS 的矿山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 4井工煤矿运输系统智能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5煤矿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研究综述
  • 6基于RSEI的神东矿区1990—2022年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7基于视觉监控的煤矿传送带防冻液自动喷洒系统
  • 8中煤能源煤炭板块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挑战
  • 96~10 m厚煤层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及其工作面系统自适应智能耦合控制
  • 10深井巷道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及其快速施工关键技术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 | 矿井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 2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赋能科技强国建设
  • 3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盘活存量 提升质量 强化管理 全面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国资云课堂(第十期)
  • 4上新 |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5年第3期
  • 52025“人工智能+矿山”创新发展论坛2号通知 | 授牌仪式、成果发布、赛事启动...论坛议程来了!
  • 6最新综述丨张村副教授: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进展:原理、方法与应用
  • 7以爱“伴星” 点亮孤独深空
  • 8四川盆地为何类似于海洋性气候?
  • 9《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3期目次
  • 10上新 |《可再生能源》 2025年第03期

24小时内最火

  • 1涌水
  • 2掘进工作面地质保障
  • 3岩土工程技术
  • 4出版传媒集团
  • 5优秀编辑
  • 6透明工作面
  • 7智能掘进
  • 8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9煤层气增产改造技术发展现状与 趋势
  • 10优秀审稿专家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3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6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7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8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9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开采研究分院
  • 10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