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朱集东矿:向“薄”煤层要“厚”效益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下发通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朱集东矿1171(1)工作面入围2023年全国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决赛,此前,朱集东矿1171(1)在预赛环节取得“薄煤层赛道”第二名的好成绩。据了解,决赛分为现场核验和综合答辩两个环节,最终结果将于近期发布。


行业内一般将地下开采平均厚度在1.3米以下的煤层称为薄煤层,谢桥矿、朱集东矿等本土矿井蕴涵丰富的薄煤层资源,安全高效开采11槽薄煤层对解放13槽煤量,增加精煤、原料煤洗选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淮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开采空间小,缺乏适应性好、效率高的智能化综采技术设备,过去,煤业公司在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方面存在空白。


智能化投入大,有没有经济价值?11槽煤采高有限,有没有必要走智能化之路?上了智能化设备失败了怎么办?建设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之初,煤业公司干部职工心里直打鼓。


淮河能源朱集东矿:向“薄”煤层要“厚”效益


淮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是典型的高瓦斯、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承压水资源赋存条件,灾害严重。同时,作业环境狭小,劳动强度大,职工不愿意去薄煤层工作面作业,出勤少,调出多,效率低,工资低,劣势明显。


秉承“吃干榨尽”原则,在这种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积极探索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


朱集东矿薄煤层1171(1)工作面位于该矿东二11-2北盘区,平均煤厚1.5m,平均倾角3°,煤层底板标高-907.2m~-949.0m,设计面长220m,平均采高1.8m,共150组支架。作为试点单位,该矿举全矿之力让智能化薄煤层工作面生根、开花、结果。


回想当初接下此任务的情景,该矿分管采煤副矿长袁真回忆道:“啃硬骨头的过程是真的苦和难,但既然接了军令状,就必须言必信行必果,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突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有结果。”


在煤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该矿上下通力协作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1171(1)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成了掌上移动集控中心、采煤机智能瓦斯联动系统、远程运维平台、数字孪生技术,优化了记忆截割功能,改进了自动跟机移架及自动补压等,突破了全流程自动化三角煤工艺、三机一架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两大技术难题。


同时,该矿智能化薄煤层工作面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薄煤层装备国产化替代,负责该工作面技术管理的综采二队副队长朱亚运介绍道:“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依赖德国艾可夫进口煤机。但在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过程中,我们和上海创力集团共同研发制造MG500-1200/AWD型采煤机及控制系统,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能够满足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开采需求,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多个技术创新的攻关,带来的是人才队伍建设上的管理创新,为确保智能化工作面建设的落实和生根,集团公司、煤业公司及矿井已分别成立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专班,构建了立体式的专班体系。同时,从矿井层面来看,该矿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智能化建设中的优秀人员给予优先提拔和评先评优的机会,通过正向激励,形成以攻坚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为核心,培养肯钻研、善思考、精业务技术人才队伍的试验田和孵化器。


淮河能源朱集东矿:向“薄”煤层要“厚”效益


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开采释放的“洪荒之力”,更体现在工效对比和经济效益对比上,朱亚运介绍道:“目前,1171(1)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圆班割煤7刀以上,累计回采原煤125万吨,更重要的是解放了被保护主采煤层13煤,保障了主采煤层的安全回采,真正做到了矿井开采的高产高效。同时,面内作业人数仅4人,职工由原来‘操作工’转变为现在的‘巡检工’,现在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工资收入比以往明显增加。”


据了解,安徽省每年开采薄煤层工作面30多个,朱集东矿建成的1171(1)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成为安徽省引领示范工作面。下一步,煤业公司将坚定不移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煤炭开采各环节覆盖应用,以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整体能效。(胡青松 余庆)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