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辉教授: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本论文创新点



1)以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固有激光指向仪特征为视觉定位合作标靶,解决了现有视觉定位方法因标靶结构复杂而导致标定繁琐的问题。同时,保留并利用巷道固有特征完成视觉定位,不影响掘锚机司机的手动作业。

(2)分析激光指向仪光斑图像特征,针对其高能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反正切函数拟合的激光光斑中心提取方法,得到了比传统基于高斯拟合的光斑中心提取方法更加精确的结果;

(3)为了实现掘锚装备的长距离定位需求,构建了大基线距的光轴汇聚双目结构,提出了基于激光指向仪点线特征的双目视觉位姿解算模型,在50m的测试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准确的位姿测量精度。

题 目



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作 者



   
张旭辉1,2,陈鑫1,杨文娟1,2,雷孟宇1,田琛辉1,杨骏豪1
单 位



1.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2.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


张旭辉教授: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扫码阅读全文



摘   要



井下掘锚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是解决“采掘失衡”难题的必由之路,狭长巷道较长距离移动设备的位姿测量是实现精确定位、自主导航和定形截割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视觉位姿测量技术以其无接触、无累计误差的优势在煤矿井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尚存在频繁移站、移站工作量大、系统标定繁琐等问题。借助掘进工作面原有定向激光指向仪的点-线图像特征,论文作者提出一种基于单激光束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通过二维反正切函数拟合、Hough直线检测方法分别提取激光光斑中心、激光束中心线,并将获得的光斑和激光束特征输入构建的双目视觉空间位姿解算模型,求出掘锚装备相对激光指向仪的实时位姿。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特征提取和视觉定位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位姿测量精度,初步满足煤矿井下巷道施工的定位精度要求,50 m的测试距离时,巷道坐标系下沿X轴、Y轴和Z轴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25.44、58.64、31.08mm,最大误差分别为55.16、127.39、63.57mm,而机身俯仰角、偏航角和横滚角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0.22°、0.22°、0.41°,最大误差分别为0.29°、0.37°、0.58°。

张旭辉教授: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




张旭辉教授: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张旭辉教授: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张旭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旭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领军人才计划。现任陕西煤矿机电设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类专业认证专家,高等工程教育学科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智能化专家、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机电与辅助运输专家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煤矿机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完成4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已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在Nature子刊、TIE、JSV、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力学学报、CIMS、工程设计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70件。




研究方向


煤矿特种机器人、采掘装备智能化技术、数字孪生驱动煤矿机电设备监测与远程控制、复杂机电系统建模与分析等。
主要成果




致力于煤矿机电装备智能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提出数字孪生驱动掘进装备远程智能控制技术构架,形成了“数字煤层、虚实同步、数据驱动、实时修正、虚拟碰撞、截割预测、人机协同”的煤矿井下设备远程控制技术体系;提出采掘数字工作面和虚拟远程操控理念,将图像测量技术引入煤矿井下掘进装备精确定位与定向导航应用,以“惯导+”或“视觉+”等多种方法解决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设备精确定位、自主导航和自主截割难题,相关技术拥有国内外专利100余项,自主研发的基于激光点-线特征煤矿井下长距离视觉定位系统已经在西安煤机、山东天河、中煤王家岭、榆林大海则等企业推广应用。

引用格式




张旭辉,陈 鑫,杨文娟,等. 基于单激光束信息的掘锚装备视觉定位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4,52(1):311−322. 

ZHANG Xuhui,CHEN Xin,YANG WenJuan,et al. Research on visual positioning method of digging and anchoring equipment based on single laser beam information[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52(1):311−322.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长壁综采工作面无人自主开采发展路径与挑战
  • 2干旱区外排土场反向平盘风蚀作用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 4面向煤矿智能化的5G关键技术研究
  • 5膏体材料巷旁支护沿空留巷技术
  • 6基于功率回收的矿用全尺寸钻杆动态加载系统研制
  • 7《绿色矿山》2024年第03期封面
  • 8煤矿井下辅助作业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进展
  • 9我国采煤沉陷区建筑利用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 10基于 UWB 精确定位技术的掘进工作面人员接近防护系统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信贷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视角
  • 2基于深度学习的LSTM-GRU复合模型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 3企业项目评估视角下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问题诊断与优化建议
  • 4电厂高盐废水作为潘集选煤厂生产补水的可行性研究
  • 5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圆满落幕,答辩视频精彩纷呈~
  • 6井下工人呼吸空气的“动力之源”——智能通风系统的诞生和发展
  • 7中国煤科党委召开党建工作会暨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
  • 8基于绿锈制备高分散Cu/α-FeOOH催化剂及其棕榈酸甲酯加氢性能研究
  • 9混合气体抑制煤自燃的实验研究
  • 10有芯热管对高温煤堆温度场的影响实验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脂肪层
  • 2煤层气产量
  • 3YH23-1313-Tab2-T9.jpg
  • 4YH23-1313-Tab2-T3.jpg
  • 5YH23-1313-Tab2-T2.jpg
  • 6YH23-1313-Tab2-T10.jpg
  • 7YH23-1313-Tab2-T8.jpg
  • 8YH23-1313-Tab2-T7.jpg
  • 9YH23-1313-Tab2-T4.jpg
  • 10YH23-1313-Tab2-T5.jpg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3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 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 5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6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7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8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9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10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