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南海洋盆岩浆增生时空分布新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珍团队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永坚团队合作,在南海洋壳结构与岩浆增生历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揭示了南海洋盆岩浆增生的时空分布新规律。相关成果发表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研究揭示南海洋盆岩浆增生时空分布新规律

南海M值平面分布图。研究团队供图

南海是慢速-中速扩张边缘海的典型代表,对其扩张时的岩浆时空分布规律缺乏整体认知和定量化表达,限制了对南海扩张动力变化的认知与其在全球洋盆中的定位。研究人员通过覆盖南海洋盆的37条地震剖面计算出南海扩张过程中岩浆增生长度占总扩张长度的比重(称为南海洋盆M值),以深入理解其板块活动的特征。

与主要集中在大洋的研究不同,研究发现南海在中速(M值平均约为0.88)和慢速(M值平均约为0.78)扩张阶段,显示出较同扩张速率大洋更多的岩浆供应量。在早期形成的西北和东部次海盆,M值主要集中在0.8-1之间,而在晚期的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M值在0.5-0.80.8-1两个区间内交替变化。

研究揭示南海洋盆岩浆增生时空分布新规律

南海洋壳增生模式图。研究团队供图

通过对比磁异常条带,研究团队分析了南海扩张过程中的岩浆增生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其与全球其他大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南海的岩浆供应周期可能比大西洋更短,仅约0.25至0.33百万年。地震剖面显示,随着M值从0.92降低至0.66,断层的水平位移距离从0.5公里增加到5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剖面中几乎未见超过5公里的断层水平位移距,这进一步证实了更加频繁的岩浆供给周期。

该研究强调了南海扩张过程的岩浆供给量不仅受板块扩张影响,还受到周边大洋俯冲的影响。其结论为理解边缘海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深化对南海扩张动力的理解,为全球洋盆动力学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对研究边缘海与全球大洋的差异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才项目等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李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psl.2024.118696

关键词:0.8 边缘海 时空分布规律 地震剖面 过程中 0.5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焦化生产中冬季压缩空气和氮气保供技术提升的探讨
  • 2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3焦炉煤气净化新技术应用探析
  • 4小焦炉试验与大型生产焦炉相关性分析与应用
  • 5提高电捕运行稳定性升级改造的研究与应用
  • 6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实例
  • 7改性聚醚类破乳剂在兰炭行业循环氨水系统油水分离中的应用分析
  • 8焦化废水中水回用及深度处理装置的浓盐水提盐工程实例
  • 9复杂地质动力环境下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 10煤矿井下5G电磁波瓦斯引燃机理及功率安全阈值

24小时内最火

  • 1论“拣矸就是拣图像”的学术思想
  • 2煤矿瓦斯动力灾害地面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 3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标准体系建设思考及实施战略探讨
  • 4燃烧协同共沉淀法制备Sm掺杂Cu-Ce高抗硫性CO氧化催化剂
  • 5基于纳米材料的磁性免疫试纸在骨关节炎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 | 矿井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 7姜鹏飞研究员|钻锚一体化锚杆随钻测量岩石强度试验研究
  • 8最新成果丨崔峰教授:冲击地压矿井科学产能确定及科学提升产能研究
  • 9“卓越科学家”专题丨秦跃平教授:基于循环推进算法的采煤工作面围岩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10论文推荐|聂百胜 教授:乏风瓦斯掺混煤粉蓄热氧化规律及灰色关联性分析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马兰
  • 22023-0452-T3-1.jpg
  • 32023-1310-Tab2-T2.jpg
  • 42023-1310-Tab2-T3.jpg
  • 52023-1310-Tab2-T1.jpg
  • 6采煤机滚筒截割载荷
  • 7采煤机滚筒负载
  • 8胡发亭
  • 9煤与煤系气地质与勘查
  • 10李兰廷

24小时内最火

  • 1山西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 2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4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7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8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 9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10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