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冯超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以“科技创新助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最新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共同推动我国钢铁、焦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革新。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和攻坚期,钢铁、焦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坚持积极稳妥推动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持续推动极致能效改造工程、积极应对碳市场做好低碳转型对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作了题为《碳中和前沿技术展望》的报告,他提出,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我国的高碳排,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碳捕集、利用和存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他强调,第二代低能耗CO2捕集技术、CO2加氢转化利用技术、CO2矿化利用技术等是未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作了题为《“双碳”视域下钢铁及焦化行业降碳减污的创新发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双碳”视域下钢铁及焦化行业的减污降碳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他指出,钢铁及焦化行业污染物的低碳绿色治理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环节,降碳与减污相结合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技术的协同创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主任、教授朱荣作了题为《钢铁流程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报告,他提出了“USTB-CN”低碳技术路径,对钢铁行业长-短流程的极限降碳量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钢铁工业CO2的自我消纳是碳中和的需要,推动新型CO2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形成CO2-CO的“钢-化联产”模式,建立工业尾气-CO2回收-CO2消纳转化-CO2高质利用产业链条,深度融合CO2利用与电弧炉炼钢生产、不锈钢生产、高炉生产,助力钢铁行业“双碳”目标达成。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朱廷钰在题为《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挑战及思考》的报告中强调,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全面推动之际,“双碳目标”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工序的高能耗和超低排放引发碳增量造成行业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以协同降碳为导向,驱动超低排放技术升级是当前的迫切需求。超低排放技术优化、生产过程低碳冶炼降碳、生产结构优化、低碳生产技术和CO2捕集封存利用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重要途径。未来钢铁行业减污降碳需要完成四个“全面”,即超低排放技术全面升级、污染物种类全面覆盖、减污降碳标准体系全面建设和CCUS与生产全面融合,实现钢铁行业的全面污碳减排。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魏伟作了题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产业耦合协同降碳增效》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工业部门对化石能源依赖度高,现有碳减排措施已近极限,属于典型的“难减行业”,需要新技术的介入。工业过程在彻底、完全的流程再造之前无法避免碳排放,CCUS技术将在工业部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技术选择。各工业部门CCUS与工业过程的协同耦合至关重要,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有利于在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延伸传统高碳工业过程的产业链,形成新兴增长点。工业部门应尽快部署相关战略和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降低未来风险。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作了《打造极具品牌价值的绿色钢铁产业链》报告,他提出,随着全球供应链碳足迹信息披露要求日趋严苛,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钢铁工业正努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他介绍到,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代表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高度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聚焦核心工艺路径,强化技术和资源配置,共建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开展钢铁低碳路径创新实践。未来,河钢将充分释放区位调整后发优势,以低碳发展路线图为引领,实现绿色低碳的深度转型,持续提升产品的绿色低碳品牌价值。

随后大会进行“第二届绿色钢铁科技创新青年奖”颁奖典礼,10位青年学者获奖,以表彰他们为推动钢铁、焦化行业烟气污染治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贺泓院士、杨斌副校长为获奖者颁奖。

本届会议设置了CO2捕集、固定与利用技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焦化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及VOCs控制技术、高炉工序低碳冶炼技术、钢铁行业流程再造及工艺重构技术、钢铁行业氢冶金及规模化制氢技术、污染物控制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钢铁、焦化行业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钢铁、焦化行业极致能效及智能制造技术、短流程电炉烟气减污降碳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关键路径及政策、钢铁行业污碳排放清单及碳排放核算等12专题分会场和1个青年科学家论坛,来自全国院校、研究所和行业企业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学术专题聚焦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不同领域,共同推动我国钢铁、焦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革新,助力钢铁、焦化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会议现场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盐矿溶腔精细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2风化煤暗发酵生物制氢与关键代谢途径分析
  • 3近三十年清代“采生折割人”律研究综述
  • 4复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区域支架适用性研究
  • 5大海则选煤厂智能加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 6水热提质褐煤的水分分布及吸附行为
  • 7煤炭工业发展关键技术突破与超级煤矿建设
  • 8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技术探索研究—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为例
  • 9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0选煤厂智能加介系统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采空区下近煤层巷道大断面敞开式盾构掘进围岩稳定性分析
  • 22024年度大事之十四丨中国煤科2024年科技创新10大成果
  •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煤科签约共同设立博士后基金中国煤科联合资助项目
  • 4《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
  • 5更新通知 | 新增蒙古、俄罗斯动力煤口岸价格指数
  • 6泊里矿井底绕道周边控制爆破聚能穴角度数值模拟研究
  • 7煤矿提升机远程实时交互式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8660 MW燃煤机组直接掺烧沙柳颗粒试验研究
  • 9大采高工作面生命周期内坚硬厚顶板破断机制研究
  • 10发改委公布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

24小时内最火

  • 1彭苏萍
  • 2盾构机
  • 3盾构机煤矿
  • 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需要哪些资料
  • 6煤矿初步设计审查内容
  • 7煤矿初步设计审查
  • 8煤矿初步设计
  • 9水土保持设施
  • 10水土保持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 3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4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5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 6 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洗选分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 7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
  • 8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翼城晟泰青洼煤业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城煤炭事业部地质测量部
  • 9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 中煤西北能源公司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10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