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客座主编致读者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和升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在加速推进,装机容量和发电比例显著提升,成为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煤电的定位将由主体能源转变为灵活性调峰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顺应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化的趋势,也为实现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

近十年来我国在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整体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 303 g 标准煤/kWh,95% 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过 9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装机总量的 58.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 26%,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30 亿 t。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并且集中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先进能源装备及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社会各界对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带动产业链创新,从而支撑实现“双碳”寄予殷切期盼。

然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仍然面临着艰巨挑战。我国大部分燃煤发电机组在低、变负荷工况下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差;大规模燃煤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电技术尚不成熟;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大,原料性质千差万别,处置难、资源化利用率低;CCUS 技术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距离规模化全流程示范应用有较大差距。亟需从源头上认识和探索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推动能源与工业领域低碳热转化理论、技术取得开拓性创新。

当前在国家重大需求牵引、国家科技任务引导以及国内学者的踊跃参与和奉献之下,低碳热转化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上升到空前热度和更高水平,为了展示我国该领域相关理论与技术成果,《煤炭学报》围绕 4 个主题特别组织策划本期专题:① 燃料低碳清洁热转化利用与污染物控制;② 可再生能源/固废资源化高值化利用;③ 固体燃料清洁燃烧技术;④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减碳技术。专题自 2024 年 3 月征稿发布以来,受到了科技界同仁的高度关注和踊跃投稿,共收到来稿 109 篇,最终录用 19 篇高水平论文。在此,对大力支持本专题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借助此次专题,展示并深入交流低碳热转化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衷心感谢各位评审专家对稿件的认真评阅,感谢《煤炭学报》编辑部老师们为本专题的策划、评审和出版做出的辛勤工作。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近距离煤层蹬空开采围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
  • 2近距离煤层群下层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与错距
  • 3霍尔辛赫煤矿3502工作面切顶卸压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4图像识别智能放煤含矸率高精度预测研究(I)——煤流表面含矸率
  • 5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协同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 6山西孟家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分析
  • 7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并行计算
  • 8工业炉窑高温含尘烟气金属丝网除尘技术研究
  • 9沁南-郑庄区块深部煤层气“临界深度”探讨
  • 10深部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

24小时内最火

  • 12024年度中国煤科十件大事揭晓
  • 2粉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的成灰和磨耗特性实验研究
  • 3煤矿井下重点场所5G覆盖性能研究及验证
  • 4对数字、数据和算法的若干哲学思考
  • 5亚临界H2O-CO体系改性贫瘦煤的配煤炼焦特性
  • 6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
  • 7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及扰动拨流控尘技术研究
  • 8煤基固废与高盐废水“固液协同”充填处置关键技术
  • 9随钻钻进参数优化下煤体原位应力响应特征解析
  • 10运输线上的“螺丝钉”

24小时内最火

  • 1应急预案
  • 2侯中帅
  • 3安全科学与工程
  • 4煤炭标准
  • 5煤矿设备
  • 6综采设备
  • 7综采设备、
  • 8两产品重介旋流器
  • 9三机配套
  • 10旋流器改造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5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 6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 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8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9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10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