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在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承担着能源安全保障和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使命。但煤炭开采在保障我国能源需求的同时,也破坏土地资源及影响生态环境。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行业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由过去增量式开发转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炭开采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为此,编辑部拟策划“西部浅埋煤层绿色开采”专栏,并由国家能源集团李全生教授级高工和中国矿业大学许家林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人,拟于2025年择期刊出。
①岩层移动与采动裂隙演化规律;
②地表塌陷规律;
③含水层破坏机制;
④含水层保护与修复;
⑤矸石充填处置技术;
⑥塌陷治理与土地复垦;
⑦地下水库与矿井水利用;
⑧煤基固废处置与废弃矿井资源化利用;等。
文章为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未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准确、说服力强,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
文章格式请参考《煤炭学报》官网→投稿指南→下载中心→《煤炭学报》论文模板。
通过《煤炭学报》官网(http://www.mtxb.com.cn/)主页左侧“作者登录”进行投稿。
投稿过程中请选择“西部浅埋煤层绿色开采”专题栏目。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专题来稿均将按照本刊审稿流程进行快速双盲评审。最终专题出版的稿件数量服从于来稿质量。
截稿日期:2025年2月25日
出版日期:2025年择期刊登
专栏文章正式录用后即可网络首发。
为维持本编辑部的正常运行,通过专家评审登载的所有论文需按规定支付版面费。
李晓斌
lxb162197@126.com
郭晓炜:
guoxiaowei@chinacs.org.cn
韩晋平:
hanjinping@chinacs.org.cn
李全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乌克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总监、原主任,“十三五”、“十四五”煤炭生态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孙越崎能源大奖”等荣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碳中和与资源综合利用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矿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届 CCUS 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煤炭学报》编委。
长期致力于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完成“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等 30 余项国家及集团公司重点科研项目,提出了“生态保护型”煤炭开采理念,研发了开采损害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大采高工作面规模化生态保护型开采、矿山生态数字孪生与生态修复决策等技术体系。获中国专利金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14项,授权发明专利 95 件,发表论文 121 篇(SCI/EI检索45篇),出版专著 10 部,编制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9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碳约束条件下我国能源结 构优化研究》等 10 余项战略研究,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能源革命提供了战略咨询。
许家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煤炭学报》等期刊编委。
长期致力于煤矿岩层移动与绿色开采研究。在岩层移动规律及其工程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并成功应用于采场压架防治、保水采煤、煤与瓦斯共采、部分充填(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采煤等工程实践,解决了长期困扰多个煤炭企业的相关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4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出版著作6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策划丨李全生 许家林 李晓斌 郭晓炜 韩晋平
编辑丨李莎
审核丨郭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