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内容,请登录
立即登录/注册会员内容,请登录
立即登录/注册专家简介:汪黎东,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聚焦大气污染控制,在烟气脱硫脱硝脱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国际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22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度中国电力技术发明二等奖、2021年度中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河北省杰青。
报告摘要:燃煤烟气碳捕集是控制CO2排放、实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技术。化学吸收法吸收容量大、选择性高,但再生能耗及碳捕集成本过高。本报告围绕新型吸收技术,如复合胺、相变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等展开探讨,同时介绍了未来比较有前景的催化解吸技术。同时,MVR、级间冷却等节能技术为降低再生能耗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未来不仅需要关注节能技术以降低碳捕集成本,还要关注有机胺挥发及外排造成二次污染的控制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