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青年》时期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阐释
  • 作者

    李中涵

  • 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新青年》作为文化启蒙的重要平台,掀起了一场思想革命,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青年》时期,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批判和重新解读,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标指向,构建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新道德体系。陈独秀不仅在理论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道德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还通过具体的革命活动展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践价值。他高度重视工人阶级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运用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中,积极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觉醒与争取自身权利,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南。《新青年》时期陈独秀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也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 关键词

    陈独秀《新青年》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2VRC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3JJD710004);
  • 文章目录


    一、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学理基础和思想资源
    (一)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与背离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内容
    (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道德
    (二)道德的阶级视角
    (三)建立无产阶级道德体系
    三、彰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批判精神
    (一)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二)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
    四、结语
  • DOI
  • 引用格式
    [1]李中涵.《新青年》时期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阐释[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6):36-48.
  • 相关专题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