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AGIL模型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 作者

    李静曹佳露丁亚东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
    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大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AGIL模型,从适应功能、目标功能、整合功能和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困境。为使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迸发活力,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的策略应是:建立劳动专项资金,健全后方保障体系;系统设计劳动实践,编写实践指导手册;强化专业劳动教育力量,营造多维育人环境;加快落实思政劳动教育,推动实践寓教于乐;等等。
  • 关键词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AGIL模型劳动教育功能社会适应能力课程资源整合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学术研究重大课题子课题“数智化转型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23ZDKT06-209);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国家急需紧缺的应急技术与管理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GKT23_A010);
  • 文章目录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1. 价值定位:从强调劳动技能的“小劳育”向全面发展的“大劳育”转变
    2. 功能定位:从培育专长的“技能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素养教育”转变
    3. 立场定位:从家国情怀的“社会政治本位”向多元主体的“全面育人取向”转变
    二、基于AGIL模型的高校劳动教育分析框架
    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现状调查
    1. 课程容量不足,内容适应力弱
    2. 教育成效显著,但缺乏目标规划
    3. 课程门类单一,资源整合较弱
    4. 学分导向浓厚,潜在动力不足
    四、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困境的原因分析
    1. 高校劳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课程适应性弱
    2. 劳动教育连贯性弱,总体目标较难实现
    3.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校内外资源挖掘有限
    4. 劳动观念陈旧异化,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五、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路径
    1. 建立劳动专项资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系统编写指导手册,完善劳动目标管理
    3. 强化专业劳育力量,整合多维育人资源
    4. 加快思政学习步伐,打破劳育应付心态
  • DOI
  • 引用格式
    [1]李静,曹佳露,丁亚东.AGIL模型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24,42(04):108-117.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