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风化煤暗发酵生物制氢与关键代谢途径分析
  • 89
  • 作者

    张双斌赵树峰郭红玉关永鑫张宏马浩杰

  • 单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矿业工程系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风化煤热值低、利用方式单一且污染环境,为拓宽风化煤的利用途径,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对风化煤进行暗发酵制取生物氢气。选取山西晋城和太原、内蒙古乌海三个矿区的自然风化煤,以煤层矿井水作为菌种来源,通过生物产氢试验、GC-MS、三维荧光和宏基因组学等测试手段揭示风化煤生物制氢可行性及关键代谢产物和途径。结果表明:不同矿区风化煤可以被转化为生物氢气,其中乌海风化煤产氢量最大(10.26 mL/g),远高于晋城风化煤产氢量(5.22 mL/g)。风化煤产氢系统偏酸性环境,pH和COD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随着发酵的进行部分有机物得到利用产生乙酸和氢气。风化煤产氢过程中液相有机物主要以酸类(乙酸、丙酸、正戊酸和丁酸)和醇类(2,3-丁二醇,糖醇和(S)-1,2-丙二醇)为主,可溶性有机质以腐殖酸和色氨酸蛋白类有机质为主,且随着发酵的进行,多种有机质被消耗利用。风化煤制氢过程中微生物主要以Pseudomonadota门和Citrobacter属为主,且主要通过分解和利用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产生氢气。风化煤制氢过程中,乙酸代谢途径以糖酵解途径为主,有机质被细菌分解生成丙酮酸后再被产氢细菌利用,其中丙氨酸激酶和醛酮酸脱氢酶在细胞代谢生成氢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风化煤产氢的潜力机制,为风化煤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关键词

    风化煤生物制氢液相参数菌群结构代谢途径

  •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 培养基制备与菌种富集
    2.3 试验方案
    2.3.1风化煤产氢试验
    2.3.2 修正的Gompetrz方程
    2.3.3 液相有机小分子测试
    2.3.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
    2.3.5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风化煤生物产氢效果分析
    3.2 关键液相参数影响分析
    3.2.1 pH、COD分析
    3.2.2 GC-MS
    3.3 三维荧光分析
    3.4 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3.5 代谢途径分析
    4 结论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