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测氡-磁”法探测小窑自然发火技术的应用研究
  • 6
  • 作者

    胡相明 洪海博 董浩 吴佰谦

  • 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摘要
    山西小窑煤矿自然发火区域存在火源多且分布范围较广、火源位置隐蔽难以准确探测、漏风通道多、难以防治的实际问题。为了准确探测火源位置及范围,首先,从自然发火区域探测手段的探测机理开展研究,基于测氡法与磁法探测火区基础理论,提出了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探测原理对小窑火源的位置与范围进行精确探测;其次,使用FD213α能谱氡测量仪和GSM-19T磁力仪现场采集小窑隐蔽火源数据,采用地面“测氡-磁”联合技术对采集数据处理分析,综合圈定小窑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并利用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合初步探测结果和井下巷道分布情况,对火源位置进行了核实;最后采用钻孔注浆技术进行火区治理,并采取束管气体监测和复测氡法联合技术对火区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发现,井下测温与测气钻孔结果成功验证“测氡-磁”联合技术圈定的隐蔽火源的位置与范围,本次试验共圈定隐蔽火区面积约213m2;钻孔注浆火区治理工作累积充填材料约1862m3;治理效果检测表明圈定火区内部指标气体CO浓度降为0,氡浓度趋于正常水平,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小煤窑隐蔽火区火源测探磁法与测氡联用法钻孔注浆技术束管监测

  • 文章目录


    0引 言
    1“测氡-磁”法理论研究
    1.1测氡法与磁法探测机理
    1.2磁法探测原理
    1.3“测氡法-磁法”联合技术圈定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原理
    2现场试验内容及方法
    2.1测氡法现场试验
    2.2磁法现场试验
    2.3“测氡法-磁法”联合技术现场应用及验证
    3小窑火区综合治理技术
    3.1小窑自然发火区域综合治理方案
    3.2钻孔注浆技术及应用
    3.3火区治理效果检验
    4结果与讨论
    4.1测氡法检测结果讨论
    4.2磁法检测结果讨论
    4.3“测氡法-磁法”联合技术圈定自然发火危险区域
    4.4钻孔测温探测结果
    4.5火区治理结果
    4.6束管监测结果分析
    4.7复测氡法检验火区治理结果分析
    5结论
  • 引用格式
    胡相明,洪海博,董浩,等.“测氡-磁”法探测小窑自然发火技术的应用研究[J/OL].煤炭科学技术,1-13[2025-01-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115.1539.031.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