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能量传导机制的覆岩裂断损伤主控因素及表征研究
  • 2
  • 作者

    张村 樊柏强 任赵鹏 马健起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采场上覆岩层的运移和裂断是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重要因素。从能量角度对覆岩损伤及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采动影响下覆岩运移与破坏的行为规律和潜在风险,为采场合理的开采参数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以陕西神府矿区青龙寺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能量耗散理论从二维平面及三维空间的角度对覆岩裂断损伤的峰后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能量传导机制的覆岩损伤程度表征体系。基于能量平衡和有限差分理论,推导了岩石耗散能有限差分方程式,采用FISH语言将其写入FLAC3D应变软化模型,补充了软件能量计算模块,弥补了常规采用塑性区定性表征工程岩体开挖导致的破坏程度及类型的不足。通过定义损伤度指标量化表征了指标参数尺度效应的能量耗散程度,并结合青龙寺煤矿工作面地质条件模拟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和推进速度对覆岩损伤程度的影响。覆岩损伤度随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分别呈“S”型增长和减小。最终确定工作面长度应小于303.26m,推进速度应控制在10.13-18m/d范围内并匀速推进。若工作面参数超过上述范围,开采损伤将会引起上覆岩层中主要控制层的破坏,进而导致损伤比大幅度增加。最后,结合青龙寺煤矿5-20108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其工作面来压步距的相关关系,发现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使得来压步距增长,矿压显现强度增强,整体覆岩损伤程度降低,进而验证了本文基于能量传导模型表征体系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覆岩结构损伤度能量耗散损伤表征开采参数

  •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覆岩裂断损伤的能量传导理论
    2.1 二维平面能量传导模型构建
    2.2 单元岩体下的能量变化计算以及损伤判定
    3 基于能量传导模型的二次开发
    4 能量传导模型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与模型构建
    4.2 基于能量耗散的覆岩损伤度定义
    4.3 塑性区与能量耗散区对比分析
    4.4 基于覆岩损伤度的工作面尺度效应
    4.4.1 工作面长度效应
    4.4.2 工作面推进速度效应
    5 工作面合理参数验证
    6 结论
  • 引用格式
    张村,樊柏强,任赵鹏,等.基于能量传导机制的覆岩裂断损伤主控因素及表征研究[J/OL].煤炭学报,1-13[2024-11-19].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0821.
相关问题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