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秦晓钰李佳慧曲越
-
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摘要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叠加国内“双碳”目标,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低碳转型的复杂性。研究立足CBAM的动态演变机制,结合GTAP模型,深入分析短、中、长期情境下CBAM对中国各产业部门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欧盟推出CBAM,短期主要对中国五大高能耗产业的进出口规模产生负向影响,中、欧社会福利均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失,且欧盟社会福利损失超过中国;中期负向影响会进一步在中国各个产业部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扩大,欧盟则会以更高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代价,获得更大的贸易顺差;长期来看,中国的进出口规模虽有收缩,但依然在对外贸易中享有比较优势,而欧盟的对外贸易优势则会更加显著。为应对CBAM影响,我国应在短期内针对五大高能耗产业加大清洁技术攻关,中期全面优化绿色产业布局、深化国际合作,长期推动绿色产业链区域化、全球化发展。
-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绿色贸易GTAP模型碳减排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重点项目(2023RZB0302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DJJJ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2023M742147);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383070036);
-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CBAM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一)立法进程
(二)实施过程
(三)动态演变趋势
四、CBAM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
(二)方案设计
(三)短期影响
1.对中国各产业部门影响
2.对中国及贸易伙伴的整体影响
(四)中期影响
1.对中国各产业部门的影响
2.对中国及贸易伙伴的整体影响
(五)长期影响
1.对中国各产业部门的影响
2.对中国及贸易伙伴的整体影响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
DOI
-
引用格式
[1]秦晓钰,李佳慧,曲越.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5):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