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浮选颗粒条栅结构表面润湿行为特性研究
  • 198
  • 作者

    张锐于锋邢耀文桂夏辉

  • 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摘要
    矿物颗粒间表面润湿性差异是浮选成功的关键,受表面化学性质与物理形貌结构的双重影响。为进一步明确表面物理形貌结构对液滴在矿物颗粒表面上润湿行为的影响,采用光刻显影技术制备了5种具有不同粗糙度系数和表面面积分数的条栅结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并利用自制的动/静态接触角测量系统及润湿三相接触线行为测试系统对液滴在PDMS表面上的润湿行为进行了测试。动/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动/静态接触角,表现为表面粗糙度系数相同时,随固体表面面积分数的增加,条栅结构表面不同润湿方向上的接触角均呈减小趋势,而表面面积分数相同时,液滴在条栅结构表面不同润湿方向上的接触角则与固体表面粗糙度系数呈正相关;此外,液滴在各样品表面垂直于条栅结构方向的动/静态接触角均大于平行方向(即θ_⊥> θ_∥),且不同润湿方向上接触角的差异随样品表面润湿性的增强而减小。动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还表明:表面接触角滞后(Δθ=θa-θr)与表面面积分数呈正相关,而与表面粗糙度系数呈负相关,且前进与后退接触角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液滴动态接触角能够真实地反映固体表面润湿性;此外,在液滴滚动时,其运动行为总是周期性地发生后端接触线先从固体表面分离,而后液滴重新与固体表面发生黏附形成新的前端接触线的过程,这种运动特性在不同条栅结构表面上完全相同。润湿三相接触线行为测试结果表明:液滴在条栅结构表面优先沿着条栅结构方向润湿或去润湿,而跨越条栅结构润湿时,受表面微结构的“钉扎”作用,润湿半径远小于平行润湿方向,且三相接触线在条栅结构上的移动均呈现“解钉—钉扎—再解钉—再钉扎”的一种断续周期性过程。试验结果深化了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形貌结构对其润湿行为特性的影响,并可能为后续通过表面形貌调控颗粒表面润湿性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 关键词

    浮选润湿行为条栅结构表面形貌动/静态接触角测量三相接触线行为测试各向异性断续周期性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