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弱胶结软岩巷道控顶、固帮、强底协同支护技术研究
  • 作者

    赵志志

  • 单位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水营煤矿

  • 摘要
    为了解决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围岩的全断面收缩非对称大变形问题,以清水营煤矿110803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控顶、固帮、强底协同支护技术研究。首先,通过现场实测得出110803工作面顶板0~6 m煤岩体强度为15~20 MPa, 6~8 m煤岩体强度为20~25 MPa,帮部煤岩体强度为20~30 MPa,围岩整体强度低承载能力有限;顶板黏土类矿物平均含量大于43%,底板黏土类矿物含量为21.7%,受顶板淋水影响容易发生膨胀变形及崩解,原支护方案区段出现了强烈的变形破坏现象。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巷道围岩全断面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即顶板、帮部与底板支护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巷道出现非对称强变形,依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顶、固帮、强底协同控制机理与原则。最后,通过工程类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110803工作面运输巷支护方案。矿压监测结果表明,110803工作面运输巷围岩最大底鼓量为110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36 mm,左帮和右帮的最大内挤量分别为27、22 mm,证明了所采取的控顶、固帮与强底协同支护技术控制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控顶、固帮、强底协同支护技术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GJNY-22-55);
  • 文章目录


    1 工程概况及变形特征
    1.1 工程地质条件
    1.2 原支护方案与变形破坏特征
    2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
    3 控顶、固帮与强底协同支护机理
    3.1 顶板—帮部—底板协同支护作用机制
    3.2 控顶、固帮与强底协同支护机理
    (1)控顶。
    (2)固帮。
    (3)强底。
    3.3 协同控制原则
    (1)强力支护原则。
    (2)高预应力原则。
    (3)封闭裂隙原则。
    (4)注浆加固原则。
    4 工程类比
    4.1 清水营煤矿110207工作面运输巷
    4.1.1 110207工作面运输巷概况
    4.1.2 1110207工作面运输巷存在的问题
    4.1.3 1110207工作面运输巷支护方案
    (1)锚杆支护。
    (2)锚索支护。
    4.1.4 支护效果
    4.2 110803工作面运输巷支护方案
    4.2.1 顶板支护控制
    4.2.2 帮部的支护加固
    4.2.3 底板的支护强化
    5 工程实践效果
    6 结论
  • DOI
  • 引用格式
    [1]赵志志.弱胶结软岩巷道控顶、固帮、强底协同支护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4,46(12):19-28.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