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2年本科毕业于辽宁省鞍山钢铁学院(现为“辽宁科技大学”)化工系,获煤化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获有机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0.9~1991.8年,在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培训部学习德语;1991.9~1992.11年,在德国克虏伯˙考伯斯公司煤气化工程部进修煤气化与IGCC技术;2000.9~2004.12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化学工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徐振刚研究员1985~1995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气化研究室工作;1995~1996年,在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1996~2003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2003~2007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工作,任副院长;2007~2011.3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工作,任院长;2011.4~2019.8年,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研究院工作,其中:2011~2013年任煤化工研究院副院长,2013~2015年任煤化工研究院院长,2015~2016年任煤化工研究院院长并兼任煤化工技术管理部总经理,2016~2019.8年任煤化工研究院院长并兼任煤化工管理部(分管技术创新)副总经理;2019.9年至今,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工作,任(煤化工)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煤气化、煤转化、煤化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工艺研发、工程示范、市场推广、项目工程建设、企业生产运营、产业科技创新、行业技术进步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 成果
徐振刚研究员长期从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以及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方案优化、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的技术管理工作。先后负责或参加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或课题,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或课题,国家科技支撑(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或课题,多项洁净煤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与咨询项目或课题,数十个煤化学与煤化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多个煤气化工程设计与工程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多个地方或企业煤化工产业规划、循环经济园区规划编制项目,多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方案优化、工程设计、项目建设、生产运营、优化升级的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专家或顾问参与(多项任组长)完成数十项国家研发项目或课题的立项评审和验收或鉴定、数十个大型煤化工园区规划咨询论证、数十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评审和项目申请报告立项评估、多个大型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等专项技术工作。
徐振刚研究员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工作期间,参加水煤气两段炉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开发、工程示范、市场推广和多个煤气化项目工程设计、现场施工指导、设备调试开车等全过程技术工作,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气化工程设计队伍组建和两段炉技术成果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从国外引进先进的GSP干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为干煤粉气流床加压煤气化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奠定了技术与工程基础,对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干煤粉气流床加压煤气化技术的快速涌现和工业应用发挥了关键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组织煤粉工业锅炉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工程示范、市场推广和多个采用煤粉工业锅炉供热项目的工程建设、承包运营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煤粉工业锅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工程、人才基础,为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锅炉燃用水煤浆多峰级配提浓技术及专用设备在现代煤化工领域的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水煤浆提浓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现代煤化工行业水煤浆气流床加压气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期间,负责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方案优化、工程设计、项目建设、调试开车、生产运营、优化升级等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中煤能源集团现代煤化工产业初步形成规模、跃居行业前列、成为集团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凸显经济效益贡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奖及荣誉
获得省部级等科技奖5项。
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7名(其中2名在读)。
学术兼职
徐振刚研究员现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家,中国煤炭学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战略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家,中国煤炭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转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组专家,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煤化工专业组(化工四组)专家,国家科技部及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四川省、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代表论文
发表科技论文140余篇,主要包括:
1.徐振刚,张振勇:水煤气发生炉煤气化工艺效率分析,《煤化工》,2000(4),P9-11转16
2.徐振刚:谈煤炭气化技术及其发展,《洁净煤技术》,2001(增刊),P83-87转73
3.徐振刚: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洁净煤技术》,2002(2),P5-7
4.徐振刚,苏阿冠,于涌年:焦作无烟煤催化水蒸气气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煤炭学报》,2002(增刊),P199-201
5.徐振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煤化工》,2003年(3),P8-12
6.徐振刚,忻仕河:显微组分气化特性研究进展,《煤炭转化》,2003(3),P11-15转26
7.徐振刚、陈亚飞: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煤炭科学技术》,2007(8),P6-12
8.徐振刚、罗伟、王乃继:费托合成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煤炭转化》,2008(3),P92-95
9.徐振刚、张飞: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的煤气化技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2014年第2期,P22-28
10.徐振刚、张飞:中煤集团煤制尿素产业发展思考,《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2014年第6期,P5-8
11.徐振刚、孙晋东:中煤集团煤化工污水处理思考与实践,《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2014年第8期,P28-32
12.徐振刚: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洁净煤技术》,2015年第1期,P1-5
专著
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11部,主要包括:
1.陈文敏,李文华,徐振刚主编:《洁净煤技术基础》,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徐振刚编写第八章和第九章,合计55000字)
2.张振勇,李文华,徐振刚,曲思建主编:《煤的配合加工与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徐振刚编写绪论和第六章,合计78400字)
3.徐振刚,刘随芹主编:《型煤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徐振刚编写本书半数以上内容,合计约12000字)
4.徐振刚,步学朋主编:《煤炭气化知识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5.徐振刚,曲思建主编:《煤化工技术理论与实践》,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6.徐振刚,曲思建主编:《新型煤化工及实践》,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7.徐振刚、曲思建主编:《中国洁净煤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
8.徐耀武、徐振刚主编:《煤化工手册—中煤煤化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专利
获得“一种干煤粉加压气化方法”等3项国家专利。
参与制订《煤化工术语》等3项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