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科硬核】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造矿浆管道生态 引领绿色运输未来

新年伊始,由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EPC总承包的本钢集团南芬选矿厂铁精矿管道输送工程举行投产仪式,标志着铁精矿输送方式迈入绿色、智能、高效的新阶段,在金属领域长距离管道输送智能化上实现中国化。

【煤科硬核】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造矿浆管道生态 引领绿色运输未来  


严寒下的18公里河道施工、两处近2000米硬岩山体定向钻穿越、8处铁路穿越、2298道主管线焊口焊接,零下20度的带水联动等成为了这条管道的缩影。业主方由衷感慨:“在南芬管道建设中,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做到提前一月实现带料投产。”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付出?


1

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

【煤科硬核】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造矿浆管道生态 引领绿色运输未来  


长期以来,长输浆体管道SCADA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一直由国外公司领先并掌控,导致国内项目核心控制技术依赖国外,不仅费用高昂,也给相关项目实施和技术服务的管控造成了一定困难,给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重隐患。


针对SCADA等系统技术难题,武汉设计院勇于挑战,不断加大投入,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攻关,集聚专业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创新。陈益滨、龚超纲、方毅、肖哲睿、李江帆等电控人员组成的团队,最终攻克了SCADA系统相关技术难题,在南芬铁精矿管道项目首次自主研发,并完成了长距离矿浆管道工艺及SCADA系统,实现了铁精矿浆体输送、脱水、转运及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监控,智能化应用等核心技术国内自主可控,突破了技术垄断。


与此同时,凭借其在管道业务领域的深厚积淀和专业技术实力,武汉设计院紧扣市场需求脉搏,科学规划未来,抽调专业精干力量,制定了《浆体管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为推动管道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承担了公益性企业的社会责任。

2

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管道

在绿色物流体系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铁路运输方式逐渐暴露出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矿业企业的产能释放。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作为一种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安全环保的固体物料运输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经过四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在管道输送基础理论研究、两相流水力模型建立、系统工艺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建有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浆体管道工程实验中心。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浆体管道输送技术的水平,还为管道绿色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工程是武汉设计院首次EPC总承包的铁精矿浆管道输送工程。项目于2022年6月1日开工建设,采用世界先进、安全、节能的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工艺技术,管线长度25公里。项目达产后,具备500万吨/年的铁精矿输送能力,实现铁精矿运输的绿色、智能、高效。这是武汉设计院继神渭输煤管道之后承接的又一条EPC总承包的长距离矿浆输送管道项目。

3

感动客户的扎根精神

【煤科硬核】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造矿浆管道生态 引领绿色运输未来  

在过去的两年里,南芬管道项目团队顶风沙、冒酷暑、走泥泞、披寒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项目的成功。时至今日,项目总工黄孟脑海中依然清晰地浮现一幕幕场景。龚超纲白天在现场处理问题,晚上加班至深夜绘制图纸。项目团队成员年出差超200天的超过60%。黄孟既要管理现场协调各方推进施工进度,又要组织设计生产,早已忘记了休息时间。


调试期间,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室外寒风凛冽,冰冷刺骨,但建设者的热情没有丝毫降低,密密麻麻的仪表时刻监测着主工艺设备的运行参数。为了推进进度,武汉设计院首次打破了高纬度地区长距离管道冬季调试的禁忌,项目团队每天夜里冒着风雪和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环境踏勘、巡查。参与项目的劳动者们都有同感,之所以能创造“加速度”,那是所有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赢出来的,是不舍昼夜、大干苦干、克服冬季不利条件拼出来的。


回望南芬管道,它穿越东北黑土地,翻越铁路桥梁,这条绿色、环保、数字化的铁精粉管道的建成,助推了绿色低碳发展。公司项目团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用智慧和双手书写了管道建设的新华章。


供稿:武汉设计院
编辑:吴雪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