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矿山工人遇到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矿山数字化转型,许多工作被“搬”上屏幕,员工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而过程中,引入的一批新设备和新技术,也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传统矿山工人遇到数字化转型

“感到很陌生!不知道自己能否跟上转型步伐。”德兴铜矿采矿场放矿工张勇坦言,第一次从振动放矿站走进中控室时,看着整齐划一的工作台、宽大清晰的电子屏,他既兴奋又迷茫。

好在,矿山给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会带着老师傅学习新技能,一起转型。

广泛开展培训、创新实操方式、拓展成长空间……面对数字化激流的冲击,德铜的思路是:从普通员工中训练“奇兵”。现有员工不仅熟悉工艺流程、认同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企业转型需要广大员工支撑,让更多一线员工加入转型大军,“变身”技术能手。

智能设备操作、前沿技术科普、专利申报撰写……江铜(德兴)实业公司,各式培训课程引人入胜。

“培训从今年一月份开始,每节课都干货满满。”该公司特邀专家博士前来授课,从智能制造的内涵讲起,对标国内先进企业生产线,不仅开拓了员工视野,也让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中,对一些新技术的培训,更为企业转型升级、储备高技能人才抢占了先机。

当传统矿山工人遇到数字化转型

但培训只是学习“拼图”的一小块,若想完成整个“拼图”,员工还需要课堂之外的“沉浸式”练习。

行走、回转、装车,在采矿场黄发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不受时间、气候的束缚,戴上VR头显,就能模拟出真实电铲驾驶场景。

“效果逼真,各种环境都能模拟!”去年刚入职的电铲司机汪涵说,VR模拟驾驶,不仅让他熟练了技巧,更克服了心理恐惧。先模拟、后实战,降成本,又减风险,满满的科技感,让大家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愈发高涨。

这只是德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的一个个缩影。

如今,放矿工张勇已能在中控室熟练操作、应对自如;实业公司服装厂内,员工个个成了驾驭智能设备的“高手”,行云流水地操作着多头绣花机、智能拖布机、织袜机等新设备。

当传统矿山工人遇到数字化转型

然而,员工已不满足于驾驭设备。他们想要优化设备、反向推动数字矿山建设。

大山厂磨浮工段的“老师傅”肖芳宝,每天通过“新系统”——数字孪生优化系统上的数据,就能洞悉球磨机运转情况。一旦矿性发生变化,系统便会自动调节,无需频繁巡检。

“还想让它多融汇些我们的经验,实现更‘智慧’的调节!”眼下,肖芳宝正思考的,是如何将他们多年积累的操作经验和知识,进行数字化沉淀,让设备更“聪明”。

“无人驾驶”稳步推进、“远程操控”推广应用,“云数据中心”提前建成、“专家系统”迈入新程……在一个个项目中,一批懂操作、会运维的工人队伍,让数字化在矿山跑得更快更稳。

矿山转型带动传统工人“进化”,员工也在不断推动矿山“升级”。德铜与员工就是这般,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数字化转型时不我待,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时期,德铜勇立潮头,向新而行,以“全员转型”来迎接挑战。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