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托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逆市场比较优势而为,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资本品(capital goods)部门,机床工具工业在该部门里承担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资本品部门的创新体系逐渐重构,机床工具工业成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完全竞争性行业,在规模壮大为世界第一的同时,创新能力却仍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可谓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缩影。与消费品部门相比,资本与技术更加密集的资本品部门,在后发展国家不具备比较优势,其追赶与创新尤为困难,也是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关键部门。研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历史,分析其演化过程中所反映的资本品部门创新的机制与问题,对于中国建立自主可控的国家工业创新体系,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
龙心忧武库,东海起潮风。
远眺烟波渺,平澜振机工。
严 鹏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经过 70 年的演化,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与一轮轮市场周期中,行业大浪淘沙,企业沉浮枯荣。从市场主体来看,中国机床工具工业早已形成了多样性的生态。一些老牌企业没落了,一些老牌企业依然努力求存;一些新企业脱颖而出,但大量新企业默默无闻,或者在创新浪潮中旋起旋没,无法在行业史的长河中激起一朵浪花。即使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中国市场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仍然在吸引着新的市场主体进入,这表明中国的资本品部门在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驱动下,具有蓬勃活力。然而,这个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同时承受着市场开放与技术封锁的双重压力,这双重压力从不同的方向上塑造着中国资本品部门的创新体系。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 70 年的演化历史中,可以对资本品部门的创新总结若干启示。
▋一、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需要国家培育
资本品部门是人类的生产工具演化为产业后的形态,凝结着人类制造活动最先进的知识。以机床工具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品部门是生产力变革的关键,也是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条件。资本品部门的创新对国家的工业竞争力与国防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然而,后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恰恰就在于后发展国家缺乏足够的知识去主导生产力变革,只能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追赶。换言之,在后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诸多差距中,资本品部门的差距是极为显著的。因此,后发展国家尤其后发展大国要想实现追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资本品部门。
但是,在几百年来不断演化的世界体系中,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很难充分发育,这也导致直到 21 世纪,全球的资本品部门仍然聚集于少数国家与地区。究其原因,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极为缺乏比较优势,大批企业在技术上无法突破产业进入壁垒,偶有突破的企业也难以与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资本品在市场上竞争,只能停留于低端市场,由此会形成发达国家向后发展国家出口资本品的较为固定的国际分工。在这种自然形成的国际分工下,后发展国家在资本品部门领域的追赶需要层层突破,从生产一般资本品向生产核心资本品逐步迈进,但每前进一步,阻力也就越大。这也就解释了:尽管近代中国演化出了自己的资本品部门,但在该部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机床工具工业却难以成为一个独立行业。从历史的“自然实验”来看,这种比较优势固化的桎梏难以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去打破,需要借助国家这一外力。中国机床工具工业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为一个独立行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各项举措的产物。这些举措包括政府引导企业转型、为企业提供资源以及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创建新企业等,其实质就是国家通过行政力量汇聚资源,帮助企业打破产业的进入壁垒,其结果就是固化的国际分工被打破,为进一步的追赶创造了一个起点。因此,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形成表明,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需要国家去奠定发展的基础。而后发展国家从无到有培育战略性产业的演化过程,对其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均衡结构的创新,需要学习和创造大量新知识。
▋二、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创新具有特殊类型
创新一般被视为发达国家的专有现象,后发展国家对发达国家只能模仿与学习,这导致研究后发展国家的工业演化难以运用标准的创新理论。然而,这种创新观指向的多为原始创新或颠覆性创新,但从创新的本意或熊彼特的经典定义来看,创新实际上具有增量性与渐进演化性,也具有时空上的相对性。进一步说,模仿与学习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的基本机制。创新具有演化性,演化意味着能力在时间中累积。后发展国家工业建立在学习与模仿基础上的“从无到有”,通常是其追赶发达国家的演化必经阶段,是其更具原创性的创新活动的前序阶段。更为重要的是,搜寻新知识再加以创造性利用的学习能力,既是创新的基本机制,又为模仿性的追赶所不可或缺。因此,发达国家的创新与后发展国家的追赶,存在着学习能力这一共同要素作为实际起作用的因素。这也意味着,后发展国家工业种种“从无到有”的突破现象,既是其工业创新演化史的早期阶段,又是其追赶过程中会反复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创新类型。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史就是一部充满从无到有式创新的历史,可以说,从无到有式创新是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最为普遍的一种创新类型。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历史上,20 世纪 60 年代的高精度精密机床战役就是典型的从无到有式创新,21 世纪中国机床工具企业对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也具有从无到有式创新的色彩。
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的从无到有式创新,存在一个基本背景,即其对外部先进知识的获取受到限制,无法简单地通过技术引进乃至进口产品来满足需求,只能立足于自己去将残缺的知识拼图补充完整。这种知识受限是由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造成的,中国的资本品部门尤其机床工具工业,自 1949 年以后就一直受到种种封锁。于是,那种立足于自己去补充乃至创造新知识的创新,就成为中国资本品部门另一种特殊的创新类型,可以依据官方政策语言称其为自立自强型创新。现实世界中的知识流动受限是自立自强型创新赖以成立的逻辑,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限制是动态的,并随着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变动而调整。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禁止汇集了先进知识的资本品部门中最尖端的技术流向被封锁国家,却并不限制该部门的中低端产品去占领被封锁国家的市场。这种半限制状态旨在使发达国家在战略与经济两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对被封锁国家来说,半限制状态的影响同样是复杂且动态的。一方面,半限制状态下仍然存在的知识流动构成了自立自强型创新所依托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高端技术的创新投入往往取自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的积累,半限制状态下高端技术和中低端产品市场的不同境况,会削弱自立自强型创新的自我积累机制。更有甚者,有限的封锁意味着局部的开放,而这种局部的开放往往会形成一种期待进一步开放的心理预期,削弱自立自强型创新的动机。然而,寄希望于外部变化的心理预期也就意味着将发展的主动权拱手予人,使发展的质量与节奏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难以承受非预期变化的风险。这种现实中的风险,反过来又使自立自强型创新成为应对封锁的最佳策略。因为,不管知识流动受限的程度如何,自己的需求依靠立足于自己的创新去满足,是最不受外部风险影响的路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资本品部门未来的追赶仍须以自立自强型创新为主。
▋三、工业文化对资本品部门的创新有激励作用
资本品部门是凝结了先进知识的经济部门,技术创新在资本品部门的创新中占有核心地位。然而,技术创新恰恰是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创新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技术创新向来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黑箱”,因为进行创新的个体所依赖的创造力是难以量化分析的,历史记录亦存在太大的偶然性。不过,工业创新是在企业的组织内部实现的,个体的创造力也需要通过组织转化为工业创新,这就使得组织能够成为解析“黑箱”的一种角度。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自立自强型创新的成功案例看,其技术创新主要靠的是技术人员的高强度投入和持续积累取得的,这一过程虽然具有“黑箱”的不可描述性,但可以辨识的是,企业内部偏好技术与强调创新的文化对于技术人员的创新动机与知识学习均具有正面调节作用。这种文化是工业文化在微观层面的体现。而所谓工业文化,就是一种肯定工业发展与强调技术创新的价值观体系。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来看,工业文化对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的创新有着激励作用,是其部门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搜寻与学习,而学习是一个包含动机与策略的行为过程。技术创新之所以呈现“黑箱”状态,是因为个体学习的效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亦难以复制。在学习的过程中,策略也必须根据各种具体的情境去调整,缺乏普遍性。于是,在学习过程中,较容易干预与产生相应变化的变量,主要为动机。工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个体与组织进行动机强化的机制。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史来说,在强技术封锁阶段,技术封锁的压力通过强化资本品部门行为主体的学习动机而促进了从无到有式创新的实现,但在弱技术封锁阶段,学习动机随着压力的减弱而减弱。鉴于学习能力是追赶与创新的共同要素,追赶过程中学习动机的减弱,会降低从追赶过渡至创新的概率。因此,通过培育工业文化而常态化地维持高强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后发展国家资本品部门对创新活动进行投入,使其依靠自身力量调动资源去突破国际比较优势的桎梏。进一步说,对于“黑箱”状态的技术创新来说,培育工业文化也是不多的易于操作的策略。而要培育工业文化,既应在企业内部塑造鼓励创新的技术文化,又应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层面着手营造有利于资本品部门发展的社会氛围。部门创新体系始终是与企业和国家创新体系这两端联结为一体的。
▋四、资本品部门的创新依赖与用户部门的互动
资本品部门是一种典型的为其他部门供给技术的生产部门。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传统上主要关注技术供给侧的生产部门的创新,随着学术发展,用户部门对生产部门的知识反馈及两者间的协同演化已越来越受重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史,有力地证明了资本品部门的创新依赖与用户部门的互动。如果将资本品视为先进知识的凝结,那么,这些知识必然既包含资本品的生产知识,又包含资本品的使用知识。从满足需求的角度说,资本品的使用知识赋予了资本品真正的价值,是决定资本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的先决条件。因此,资本品生产商要努力将使用知识融入其生产的资本品中,这意味着,生产知识与使用知识又是融合于一体的,均须被生产商所掌握。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生产商并不能预知一切,资本品的某些特殊的使用知识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并被使用者所专享。但恰恰是这些特殊的使用知识构成改进资本品的空间,决定了资本品市场竞争的附加值。于是,当资本品使用者将其专享的使用知识反馈给资本品生产商时,资本品生产商能用于创新的知识就高效率地扩充了。对于被技术封锁的资本品生产商来说,这种知识反馈更显珍贵,因为其中往往包含生产商难以正常学到的外部知识。这就是资本品部门与用户部门协同演化的重要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工业管理部门从整体上扮演了用户角色。由于政府部门比企业更受追求自给性的战略逻辑支配,这意外地导致缺乏比较优势的资本品部门获得了市场条件下难以获得的用户部门的支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早期的两场重大“行业战役”,离开用户的支持是难以成功的。在逐渐市场化与进口不完全受限的时代,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又组织了类似的“战役”,期望实现先进数控系统的从无到有,效果却远比不上前两次“战役”,其原因虽非单一,但缺乏用户部门的有力支持却不可忽视。到了 21 世纪,“04 专项”这一产业政策为机床工具工业与用户部门牵线搭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中国资本品部门创新体系曾有过的有效机制,其取得的成功也就更大。因此,构建资本品部门与用户部门的协同演化机制,促进知识在两者间有效流动,是后发展国家自立自强型创新的一条有效路径。而这种部门间的协同演化,本身也将塑造整个国家创新体系。
本文节选自《资本品与部门创新 :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演化(1949—2019)》(严鹏著.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4. 8)一书“结论 后发展国家的资本品部门创新”,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9224-2
责任编辑:李春伶 李秉乾
机床工具工业是一个在经济与军事上同时具有高度战略性地位的行业。机床工具工业的创新,是人类制造能力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石。本书从“机床工具工业”这一具有战略性地位的行业发展史入手,运用档案、口述史料、企业内部报刊与文件、未公开厂志、行业协会成系列报纸等多种前人未曾使用过的原始史料,完整刻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该行业的发展历程、发展路径、发展特点、发展成就及影响,特别是中国工业界以引进为基础,坚持持续创新的奋斗历程及其成绩,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和展示了新中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作者运用演化与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分析了该产业追赶与创新的机制,总结了工业史与工业创新的规律,深具学术价值,对于促进中国资本品部门“由大变强”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适合对工业史、技术史、经济史、改革开放史、现代化史、当代中国史和机床工业创新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武 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贾根良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习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孟 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